每天都在征服情敌_分卷阅读1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 (第1/2页)

    能有的?你让一个高中生写辞藻华美的作文,能说这是风格吗?什么是风格,成为大家了,像鲁迅,像马克吐温,人们都熟知他了,才有资格说‘风格’二字。”

    言下之意,你们这群没名气的,现在就谈风格,那是好高骛远空中楼阁。

    这话说的毫不留情,台上的创作团队,面子都有些挂不住了。

    先前负责讲解的那个女生反驳道:“我们之所以采用唯美镜头,是因为我们对于‘被记录者’本身的定位。旗袍是我国的传统服饰,也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应该是‘美’的,所以我们的镜头意象也要偏重于美,我们总不能用着农民工式的粗糙镜头,去记录传统文化古典婉约的一面吧?”

    被买通的一个评委点头:“没错,这个纪录片,给我一种很舒适的感觉,就是因为你们很好地把‘旗袍’这个元素意象化,和你们的镜头风格融合完美。所以我支持你们。”

    “我也支持,无论从题材还是拍摄手法上,我认为都很完美,我给满分!”

    评委之间,主流意见渐渐被那些人掌控住,其他有反对意见的,也没别的办法。

    忽然,专业观众团队中,有一个女老师按响了发言铃。她是某高校红楼文化研究的博导,声音温柔却知性:

    “你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传统文化确实应该被赋予‘美’的感官印象——”

    团队和内定的评委都松了口气。却听那老师继而道:

    “但是我觉得吧,你要把旗袍列成传统服饰,这个说法还是有问题。你得先把这个概念理清,众所周知的,清朝入关时,中原人民被迫实行了剃发易服。但当时的人都是什么信仰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可断发不能断。结果就出现了一些历史悲剧,也是我国服饰史的一个重大变迁。清朝入关以后,男人换装,女人可以保留了马面裙,但这些旗人装和后面民国出现的旗袍,也是不一样的。”

    “你的定位本身,不能算错,但是不够严谨。我不能从纪录片的角度给你们专业建议,但我认为,做任何作品,都应该是严谨的,尤其是纪录片,讲究实事求是。虽然说旗袍这门手艺、以及旗袍的历史,值得挖掘,但是你们不能为了强行靠近主题、贴近立意,就赋予它不存在的意义。”

    这番话说得旁征博引、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不少对这方面没有明确概念的专业观众,听了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打分时,考虑的方面更多了。

    那女生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能从这种角度给她挑刺儿,简直都要气笑了,偏偏她知识积累不够,她是研究生毕业,哪儿能说得过博导,对方还是研究古代服饰方面的行家。

    台下,评委和观众分别打分,统计过后,主持人唱分,总分83分。

    能够过80分是很不容易的,这说明他们幕后做的工作确实到位,虽然在台上被挑剔了半天,台下也争论了半天,但是拿到这个高分结果,所有人还是满意地松了口气,起身向着台下鞠躬:“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们。”

    这个83分的成绩,昭示了他们获奖的必然,因此对待剩下两个团队时,心态也显得游刃有余。

    --

    接下来是的团队,讲述他们的拍摄构想。是一个戴着眼镜貌不惊人的男子负责讲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