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结拜兄弟 (第1/2页)
高达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但并没有跟进去,而是守在大门外。
苏辙踱步进屋,正屋里一个老者身着朴素,桌上摆着好酒好菜。
老者转过身来,正是包拯。
他看见苏辙立刻露出笑容,苏辙拱手道:“学生参见包大人。”
包拯连忙拉着苏辙入座:“在这里,我不是什么朝廷官员,就是一老叟。苏三郎也不必客气。”
尽管信中包拯已经拆穿了苏辙的身份,但他依旧不露声色:“子由不知包大人请我来所谓何事?”
包拯从袖口中拿出珍藏的信笺。
那是汴京百姓危难之时,高人送来的锦囊妙计。
“这是三郎你的字迹吧?”
苏辙还是不肯认,包拯道:“三郎你可知,官家把今年新科进士的试卷拿到了朝堂之上,紫宸殿内大小官员都看过你们的文章。”
苏辙恍然大悟。
包拯做事谨慎,能在他的开封府衙送信不留痕迹之人,必定是个高手。
因此他才特意安排了高达夜探苏辙功夫。
包拯又道:“三郎不必慌张,既然你不想暴露身份,我自当守口如瓶。”
苏辙也明白过来,包大人为何选在这里相会。
“学生多谢包大人体谅。”
包拯面露笑容:“三郎既已高中,不知可有兴趣来开封府从我的属官做起?”
按照大宋的惯例,新科进士们都要外放从小官做起积累经验,能留在汴京的少之又少。
包拯抛出的橄榄枝不可谓不诱人。
但苏辙志不在官场,科考也只是为了父母家人。
“子由多谢包大人青睐,但父亲年事已高,我只想先孝敬父母。”
当年,包拯也是为了孝敬年迈双亲,甚至连官职都辞去了。
直到父母相继离世,他守孝期满他才又重入仕途。
见苏辙这般淡泊名利,对他更是钦佩:“既如此,我不勉强三郎。我先替汴京百姓敬三郎一杯。”
苏辙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和包青天把酒言欢,遂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几杯酒下肚,两人畅谈起大宋的得失利弊,越谈就越投机,全然忘记了两人之间差了四十岁。
忽的,包拯抓住苏辙的手,道:“三郎,咱俩倾盖如故,不如就在此结拜为兄弟,如何?”
苏辙一听,醉酒都给吓跑了。
不说两人之间身份悬殊,就说年龄,包拯都能当他爹了,不止,当爷爷都够了。
这当兄弟,他实在是惊惶。
苏辙急忙道:“学生人微言轻,大人是朝中肱股之臣,不敢高攀!”
包拯为人豪爽:“自古少年英豪辈出,能和三郎成为兄弟我心甚慰,身份年龄都是身外之物,只要我们心意契合,有何不可?”
苏辙摇头拒绝:“不可不可!大人您是前辈,晚生怎敢和你称兄道弟?如此一来实在太逾矩。”
“既然你有这样的顾虑。”包拯退了一步,“那就委屈你做我的义子如何?”
给别人当儿子?
他前世今生已经有两个爹了,再来第三个爹就······
还是算了吧!
苏辙苦笑道:“那还是义结金兰吧!”
包拯大喜,拉着苏辙就在院子里对着天上的圆月叩拜。
苏辙无奈,当兄弟总比做义子好,他可叫不出来“爹”。
结拜之后,包拯无比欢喜,一直和苏辙边喝边聊,通宵达旦。
天微亮时,苏辙拱手道:“哥哥,我得回兴国寺去了,否则父亲发现我一夜未归会怪责子由。”
包拯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