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大义 (第3/3页)
仪部。其若是南返还罢了,要是一意孤行,直接断其粮道。 然后再拣选军中突骑精锐,倍道而行,避开管县,直插荥阳。我军距离荥阳已经不足百里,以骑兵之速,一日可到。骑军到荥阳,有战机则战,无战机就在附近游弋,只要何仪部突入城内,就尾随杀入。 最后,我们主力大军,继续以排山倒海之势沿着平原地一路北上。破县伐军,最终打下荥阳。” 说完这些,严庄对张冲施了一礼,然后就退回了列中。他对自己此策有自信,这一定是现在最好的策略了。 事实也正如严庄所料,其他几个幕僚听了严庄完备的策略,自觉想不出更好的,于是都默不作声。 但何夔作为首席,却有不同看法,见众人都默认了严庄的策略,他终于出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只向上首的张冲问了一个问题: “渠帅,还记得我们以前讨论的,何谓王道,何谓霸道呢?” 张冲点头,他一直记得何夔劝谏自己要多行王者之堂堂正正,莫要行霸道之鬼蜮伎俩。 然后何夔就对在场所有人道: “汉室无德,率有我辈兴义军,替天行道,吊民罚罪。现在何仪虽然为私计,独走奔袭荥阳。但试问,这何仪是否还是友军?” 张冲明白何夔的意思,附和道: “是。” “是否为反汉而厮杀。” “是。” “是否对得住黄天大义。” “是。” “那我敢请问诸君,为何要对还站在我黄天大旗下的友军,做背戈之举?” 严庄早就看不惯何夔的假正经,他指着何夔道: “何君,你是真的食古不化。此为大争之世,你那套正人君子的一套,在现在就是问道于盲。当年孟子游天下,天下诸侯都不用孟子之道,难道那些诸侯都是颟顸之辈不成?只因那孟子之道,不合时宜,天下人所不取。” 何夔望着严庄,轻蔑一笑,他并未回答严庄,而是转向了上首的张冲,他知道张冲一定懂这背后的道理,至于严庄此辈,哼,格局太小。 说真的,张冲真的懂何夔的意思。 何夔所行之王道,并不是泥古不化,反而是真正的功利之道。有些人往往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甚至谁的道德越低,越有机会成功。 但孰不知,道德和民声是一个政治家最大的武器。一个人再不堪,他也希望与道德高尚者为友,这样他才会有安全感,不担心那一日就被友军背刺。也正因为这个道理,行王道者,就能得民心,就能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弄得少少的。 此刻对泰山军来说,大义与大仁是其事业最大的杠杆。说句实话,现在泰山军和其他诸多势力相比,其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呢? 就拿现在最大的势力汉室来说,其有二百年累世胶固之恩,天下有数的豪强现在可能有些心思,但大体都是站在汉室这里的。甚至天下的黔首们,因为十几代人都生活在大汉的天下,汉室的存在就和那日月一样,成了理所应当。 而泰山军与之相比有啥?张冲自己还是他来此世多年培养的万余精锐?其实都不是。相比于汉室,泰山军最重要的竞争力就是提出了一套能解决天下弊端的药方。更在于泰山军为万民请命的大义。 有此大仁大义,别看泰山军现在与汉室相比还微不足道,但汉室江河日下,而泰山军就是如朝日初升,有识之士看到这个趋势,如何不投奔泰山军。 现在何夔的意思就是,别为了个何仪,把咱泰山军的名声给坏掉,得不偿失。 其实这不用何夔说,张冲也是这么想的。 他问了下面坐着的飞军背旗大将蒙沮: “阿旦所部已经移动到哪里了?” 张冲此言一出,众将才恍然: 是啊,怎么就忘了原先驻扎在封丘的右校尉张旦呢,他们从颍阳出征前,渠帅就已经命其部西进,这会也该到了。 蒙沮起身回话; “日前得报,右校尉部已经沿着济水西进,距离荥阳已不过二十里。” “好!”请叫我陈总长的犁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