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四章 果然还得是乾隆爷啊! (第2/2页)
当即上前一步,细细打量此款执壶的釉面。 却见此壶施釉明显不够均匀,颈部黄釉明显厚于腹部,且颈部黄釉有向下垂落的动向,明显采用的是浇釉方式。 而在底足部分,可以清晰看到局部位置因为施黄釉太薄,露出了底色,白色,但不是胎体,而是白釉,看起来很莹润,有很强烈的乳浊感,如同玉脂。 这是典型的甜白釉特点。 另外,在漏白的地方,青花线条也有暗淡之处,微微露出了下方的暗纹线条,如果不仔细观看,根本看不出来。 奈何秦立双眼历经过强化,变的极为敏锐,这一点点的破绽落在他眼里,就如拿放大镜观看蚂蚁腿上的绒毛,很是清晰。 “果然是后加彩!这黄釉下方明显是甜白釉!” 看到这里,秦立心中已经断定,此款执壶本身是甜白釉暗纹款,黄地青花只不过是后面加上去的。 而青花风格之所以是典型的永乐风格,是因为青花线条完全是按照执壶本身的暗纹进行描绘的。 只不过,只看出是后加彩明显不够,他需要给出更加具体的答案。 于是,秦立细细分析此款执壶的黄釉和青花发色。 “此款执壶的黄釉,黄中泛青,色调近似柠檬黄……” “这是典型的雍正时期创烧出来的淡黄釉。而淡黄釉分两种色调,施厚釉,色如蛋黄,施薄釉,黄中闪青……” “恩,这款执壶的黄釉很符合雍正时期施以薄黄釉的特点!” “只是,这款执壶的青料明显使用的是国产浙料,从青花发色来看,跟雍正时期并不匹配。雍正时期的青花发色直到雍正后期才趋于稳定,色调深沉,略带灰意。这款执壶的青花发色鲜亮明丽。从这一点来看,并不相符……” 然后,秦立就想到了乾隆。 “史书记载,乾隆时期的黄釉,因罩了一层玻璃白的缘故,使得釉面看起来透明度不够。跟此款执壶的黄釉并不相符。” “不过,乾隆时期的黄釉制作技术完全是继承的雍正时的技术,可见,乾隆时期也是可以烧制出此种淡黄釉的……” 想到乾隆皇帝在业界有着‘文物破坏狂’的称号,再想到永乐窑的甜白釉瓷本身就是御瓷,价值昂贵,而当时清宫秘库藏有不少前朝之物…… 秦立嘴角一阵抽搐,心道:“果然还得是乾隆爷啊,除了他,绝对没有第二个人舍得用永乐御瓷来进行二度‘创作’……” 而就在此时,出题的辅考人员,眼见秦立很久没有动静,撅着屁股在玻璃方框前一动不动,他脸上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心说果然还得是我的难题啊,看看,这不就被难住了? 他微微一笑,说道:“怎么,瞧不出来?呵呵,其实瞧不出来也没有关系,毕竟这款执壶的特点太过复杂,非专业研究瓷器的专家,根本得不出答案。你才二十几岁,研究瓷器没几年,看不出来也很正常……” 他正要出声提醒一下秦立,可以拿点好处出来,他可以给换个简单点的题目。 哪曾想,还不等他说完,秦立就直起了身子,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看不出来?这是哪里话。如此简单的题目,如果看不出来,那我这几个月的学习岂不是白费了?” 他指了指玻璃方框内的执壶:“答案很简单,此款执壶乃是永乐御窑甜白釉暗纹款,而黄地青花是乾隆时期后加上去的。这是一款典型的清制赝品。” 那名辅考人员得此答案,不由哈哈一乐,“小秦同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懂装懂可不是个好习惯。” 而此时,李副司长和另外一名辅考人员,也看完了玻璃方框内的执壶,只是表情很困惑,显然,跟出题考官一样,并未得出答案,有太多想不通的地方。 二人听到秦立的答案后,又朝执壶看了眼,觉得有点道理,但仍有说不通的地方。 李副司长问道:“小秦,你说他是清制赝品,证据在哪儿?” 另一名辅考人员笑道:“乾隆时期的黄釉可不是这样的。你这个答案不准确。更何况,清代帝皇最爱仿制永乐、宣德、成化、弘治四朝的瓷器,我感觉这款执壶更像是清仿。” 秦立闻言大翻白眼,当即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调出放大镜功能,照向执壶底足青花暗淡的位置,朝出题考官招了招手,指着露出暗纹线条的地方,道:“当我忽悠你们呢,不信自己来瞧,这么明显的暗纹在这摆着呢,咋可能是清仿!” 出题考官一脸不相信,但还是走了过去,结果通过放大镜功能一瞧,当即看到了底足处的破绽之处,面色顿变,“这不可能!”孙大人的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