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1、古剑落锈,青山易老 (第2/3页)
两个皇子,她最疼爱的,当属幼子周王。 「母后,儿臣进来入睡屡做噩梦,前几日听闻神京有一相士,相面极准,于是将其请入府中.....」 「这相士相完了儿臣的面后,说先帝之所以早夭,还有皇兄.....」 周王施礼后起身,就坐在了一旁的侧座,他略一犹豫后,就将徐行刚才对他的所言,一五一十的全部说了出来。 先帝广文帝,是李太后的长子,也是他的皇兄之一。 不过为了便于区分,他称呼广文帝,一般称呼为先帝。 「竟有此事?」 李太后凤眸微缩,她沉吟稍许,说道:「瑜儿你既然说这相士手段不凡,能御空而行、一指断金,那么想来,也不是什么招摇撞骗之人....」 世间有仙,这可不是什么朝野之间的流言,而是真事。 皇族就有天德帝曾传下来的修仙界常识和几部修仙功法。 后面的开明帝,亦为了求仙访道,屡次派术士前往南海,寻找传说中的仙宫。 只不过因为仙凡分隔,才致使凡人不知世间有仙,只以为那是神话传说...... 自从她垂帘听政,掌握中枢大权后,这些秘闻,就渐渐被她从宗正那里得知了。 「传闻天德帝乃是降世仙人,所以得了天命,推翻前朝暴政....,时年关西道大旱数载,太祖登坛祈雨,敕令之下,雨神不敢不从,降下雨水,缓解灾情.....」 李太后搜检记忆,迟疑了一小会后,对周王说出了一些不存于史料的皇族秘事。 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太祖乃是仙神,自不可能留下真尸在奉陵,只不过.....孝章皇后下葬,也是衣冠冢.....,.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孝章皇后赵芸娘,是汉统第一个垂帘听政的贤后,得到了朝野百官的一致赞誉,她这个李太后......自然要仿照先贤,将孝章皇后的一言一行奉为圭臬,以此确保「得位」名正言顺。 (凤溪国国号为汉。) 因而,她对孝章皇后的事迹,也可谓了如指掌。 「就连母后你......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内幕?」 周王有些讶然道。 「那么举国之中,又有谁能知道当年之事?」 「这可是关乎皇兄和儿臣的性命,以及我朝国运。」 他到底是少年,心中一急,生怕李太后不重视此项,着急说道。 「传宗正.....」 李太后没有回答周王的话,她柳眉微颦,看向身旁的女官,面色一肃道。过了小半刻钟。 头发花白的宗正走入殿中,按礼对李太后请安。 「不知太后招臣到皇宫之中,所为何事?」 宗正扫了一眼偏殿就坐的周王,又见殿内没有孝昌帝,眉宇微抬,心中有些不安了起来。 宗正这个官,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虽是九卿之一,但仅是掌握皇族、外戚勋贵的事务官,在实权上,不涉及军政大权。 然而换皇帝的时候,他这个掌管皇族名籍薄、区分皇族血缘亲厚、嫡庶、大宗小宗的宗正,发挥的作用可一点不小。 坊间传闻,李太后和孝昌帝早已貌合神离,其偏爱幼子,废帝另选,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皇叔请坐.....」 「快要入冬了,贡品中有燕北道进贡的上好裘衣,待会给皇叔带上几件.....」 李太后对宗正也不敢怠慢,面带笑容,循例对其嘘寒问暖了起来。 宗正由皇族担任,是徐氏皇族的代表,以她权势,也不敢贸然得罪。 说完客套话后,李太后这才进入正题,说起了奉陵,「周王府内有一相士,疑似是修士,说我朝国运之所以倾垂,与.....奉陵是衣冠冢有关,太祖和孝章皇后的都不见龙体、凤体.....」 听到这里。 宗正先是松了一口气,不是废帝就行,但很快,他就神色一怔,脸上布满了担忧之色。 比起废帝,汉统的国运丧失.....明显更是一桩大事。 「开明十八年,孝章皇后殡天,太宗查探之后,才让工匠封棺,下土安葬....」 「其坟墓,不可能是衣冠冢。当时,孝章皇后留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