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4章 开卷考试 (第2/2页)
所以无论什么借口什么情况,都绝对不能让你进京。你就死在西北吧,最好你在西北连泡狗尿台都别长出来。 正式的考试开始了,因为这种开卷考试,根本就不怕你携带书本资料,你带也没有用,任何书本里,都没有教导这几个策论内容。 所以考场就像菜市场一样,那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当然这种开卷考试,这样轻松的氛围也是有它根本原因的,那就是这4个测论题,是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即便你想抄袭,你也无处可抄。 那就必须拿出你真正沉到下面的真实体验,来对答。 即便你妙笔生花,写出的文章花团锦簇,然而却文不对题空无一物,最终你依旧是什么也不是。 规定的7天考试,像王维一郑唯一这样两个人,干脆就不不入场受那个罪,而是窝在免费的客栈里,每日仔细研究奋笔疾书。 王唯一还要跑到赵唯一那里去,帮他写文案画图纸。 只有到第7天的时候,贡院的门口一声铜锣响,宣布考试结束。三个唯一才按点儿交上了自己的卷子。 这时候他们也看到朱家的那兄弟两个,也是按点儿交上了卷子。 然后5个人聚在一起互相说着心得。 朱家兄弟笑着说道:“说实在话,我们兄弟根本就不懂得平民百姓的疾苦,做这道策论题,只能是偷学别人的观点。中与不中,我们就当是一种历练。只要我们尽了心,说出了我们兄弟之间内心的治国想法,也就心满意足了。什么也别说,我们兄弟做东,再次好好的喝一杯,以示庆贺我们浴火重生,重新做人。” 几千名学子就分散开来,等待着规矩中7天之后的放榜。 这其中也有人想要钻营,四处打探这次的组考和副考的家宅,想要悄悄的走动走动探听点风声。 结果却又有一个消息,再次震惊了所有的人。 这次秦王规定,没有主考副考,也没有专门的官员阅卷。 本来这次科举就是不走寻常路,那就把这不走寻常路贯彻到底。 而是将所有的卷子,不标明姓名,在书办们誊抄之后,直接张贴在了贡院的墙上,让所有的考生参加评定。 你不是总诟病每一次的科举都有舞弊吗? 那这下好了,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阅卷这个事就交给你们去办。 只要你们认为哪一篇文章做的出色,说的有道理,你们就在这篇文章下面的空白处,打个勾。 时间是10天。 10天之后,官员们会当着所有考生的面,统计每一张卷子下面打勾的数量。被打勾最多的当然就是状元。 就这个方法一公布,简直让所有的人一片大哗。 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当然知道,但不知道别人写的文章如何啊。 那么这种公开的对比,就真正比出了真材实学。 每一天在这贡院墙前,那都是人头传动熙熙攘攘,有的击节赞叹,有的摇头叹息,有的大骂狗屁不通,有的又欢欣鼓舞,当然更多的是羞愧无地。 在大家评判卷子内容的优劣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在人群中又产生了一种辩论。 而这种辩论,往往会不顾斯文的变成打架斗殴。 这时候就会有差人出来好心的规劝,他的底线就是,只要你不寻衅滋事,你打了人和被打,只能自己承担。而被打的,往往官府还要拿出医药费来为你救治。 到第5天的时候,奇葩的事又出现了,那就是《大明朝文报》西安社,干脆就在不远的地方摆开一溜桌子,公开接受大家投稿。而且公布出来丰厚的润笔费。 你们不是嘴皮子辩论不明白,就用武力解决吗?那多有辱斯文,那你们就来一次公布天下的论战吧,有理没理,让天下来评判。 这一下可就真的热闹了。 原本西北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就立刻轰动了天下,没有机会参加或者不屑于参加的,这一次都变相的参加了。 他们也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发表自己的见解,驳斥他们认为不正确的理念。从而将这一种辩论从一个小小的考场,蔓延到了全国。 然后终于有明白人发现,似乎自己已经被这种报纸上公开的辩论,被那个小秦王带进沟里去了。 但这次想要再爬出来,已经是欲罢不能了。 辩论改变人的看法,辩论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人的思想。 穿越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还是那句话,引领这个时代的理念改变。 正如伟人说的那样,改变其思想,强迫其体魄,才是这个民族能够真正走向中心,走向世界民族巅峰的基础。肥猪吃奶虎的大明:哥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