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李自成修路记 (第2/3页)
,许家庄的修路队负责人,也允许青壮工人携带家小前来,但这些家小只能管他们一顿稀粥,如果他们也能干一点活的话,可以再管他们一顿饱饭,除此之外就没有了,这已经仁至义尽了。 杨大眼自然没有话说,并心怀感激,能管一顿稀粥很不错了,而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六岁以上,能帮忙干些活,吃到那顿饱饭没问题,老娘跟小女儿的话,她们的口粮,可以用赚到的工钱卖,就算现在粮食贵上天,但150文的工钱,是可以从许家庄商队买到两三斤粮食的。 即对于许家庄而言,在饥荒严重的河南境内,聘请这些青壮修路工所支付的主要成本,其实就是养活他们一家人的口粮罢了,人力成本低到了极致的程度,且道德上也无可指摘,因为这叫做‘以工代赈’。 只是唯一一点负面的问题是,原本许家庄只是计划招募一百来万的青壮工人,来完成《三年十万里修路计划》,但为了‘以工代赈,救助饥民’,单单在河南境内,就招募了足足150万的青壮工人,加上他们的家属,竟然形成了一个人数可能达500万人的超级修路大军! 即便他们的工作效率不会太高,但如此庞大的人口,只用于河南境内规划的1万里长不到、3米多宽的公路网,再加几百座的桥梁,再加上华夏民族特有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哪怕只是使用肌肉力量修路,极小使用高效率的工程机械,这点工程量,最多半年就能干完。 考虑到这场旱灾饥荒还会持续很多年。 许家庄的道路规划团队,只得调整修路计划,大幅度提高道路等级标准。 比如原先规划的是五十年使用寿命,现在要提高到一百年。 原来规划路面最大单位承受力是十吨,现在要提高到二十吨。 路面宽度也要从3.5米宽,提高到了10.5米,最多可容纳4辆四轮马车并行。 桥梁的建筑寿命、承重能力、桥面宽度也都要提高。 话说这是不是太夸张了,建设这么高标准的基建有必要么? 这不算多么夸张。 因为修路建桥所需的黄土、碎石块、铺在表面的石板,都可就地取材,只有修桥可能会用到一些钢筋水泥。 且人工成本极低。 征地更不要钱。 既然如此,为何不抓住这个时机,大搞特搞,免得以后就是像拓宽下路面,都会遇到极其棘手的征地难题(这类问题已经在南直隶出现了)。 …… 加入到修路队中后。 杨大眼知道,他正在参与修建的,是一条从洛阳直达西安的主干公路工程,即“洛西公路”,其全长约700里(350公里),但分成了足足三十段同时施工,每一段都集中了上万人的青壮修路工,他是属于在‘巩县西段’上工作的工人。 工地上主要有六七个的工种。 分别是运土工、夯土工、凿石工、碎石工、推碾工、切石工、铺路工。 最轻松的当然是运土工、铺路工,但主要由女人来干,剩下的工种则没一个轻松的,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比如杨大眼就是一名切石工,要将一块块从山上开采下来的大石头,切割成一片片手掌厚的石板,作为公路最表面的材料。 即便如此,杨大眼觉得这份工作算是比较轻松的那种,因为许家庄提供的那种切割机床,外形虽有些简陋,但采用的是锋利无比的金刚丝切割,切石头就跟切豆腐一样。 采用的是脚蹬式人力驱动,半天下来能累的两脚酸麻,丧失知觉,但挺过前面几天,后面就越来越适应,乃至是游刃有余了。 甚至他还公器私用,用这台机床,切割了不少的木板,再用木板搭建了一个居住环境颇为舒适的窝棚。 每天的伙食也非常不错。 有各种粉条、面条、玉米窝窝头、杂粮饭,都是不限量使劲吃,只要不浪费就行。 每隔两天能吃到一顿白米饭或小麦馒头。 每隔三天能见到一次肉,虽然只是肉丝肉沫,但好歹用肉眼可以看到。 …… 傍晚,下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