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_第二六八〇章 世袭罔替(终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八〇章 世袭罔替(终章) (第2/5页)

“那就是说,朕就算不想派沈尚书,也只能用他?”

    张永无奈地点了点头。

    其实张永是支持沈溪出征的,因为只有沈溪这个劲敌走了,他作为司礼监掌印才能高枕无忧。

    朱厚照叹了口气:“这件事押后再议!朕不想这么早定下来,让兵部和都督府再行议定人选,或者让沈尚书举荐,实在不行的话让唐寅去也行……不过唐寅没有单独领兵的经验,对于大海的认知也没沈尚书深刻,真难办啊……”

    ……

    ……

    朝廷迟迟没有定下带兵人选,不过备战工作并未停歇。

    沈溪坐镇新城,大规模组织向吕宋岛和南洋移民。

    这些年天灾不断,加上土地兼并严重,虽然引入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但深层次的矛盾并未得到彻底解决。自从在南洋布局后,沈溪控制的商会便一直有意识地向吕宋等地输送难民,近来随着出征之期日近,移民的速度也在加快。

    五月初三,一批物资从湖广调运至新城,沈溪亲自前去接收,回来后在城主府接见刚刚乘坐蒸汽船北返的云柳。

    “大人,如今新城这边计有大船八十六艘,中型船只二百四十二条;南洋群岛共有大船一百七十三艘,中型船只超过四百条。以目前的载力,一次可运兵五万官兵以及同等数量的工人和农民,粮食足够十万人一年所需,远征可说胜券在握……”

    沈溪摇头:“新城和南洋都要留下兵马镇守,本身我们训练的有海战经验的官兵数量就严重不足,这次远征有个两万官兵足矣,必要时水手也可以拿起武器战斗。从现在开始,武昌工业园区和新城这边咱们培养起来的工程师,有计划地撤到吕宋岛,远征时带上,以后建设海外领地用得上。”

    云柳这个时候才清楚沈溪的计划,原来沈溪的退路并不是南洋,而是大洋彼岸。

    ……

    ……

    出兵之日定在九月初七,沈溪有自己的考虑,那时夏天已过,遇到台风的几率会小很多,但远洋航行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天气的不确定。

    这个时代可没有卫星云图作参考,只能依靠水手的经验,所以沈溪一直在挖佛郎机人的墙角,高薪聘请那些资深水手,如今大明水师中有不少西洋人,充当着教官和向导的角色。

    同时,沈溪自身也在做功课,从佛郎机人的航海日志和海图中吸取养分,结合后世洋流和季风的认知,避免出师不利的情况出现。

    带兵人选于六月中正式定下,朱厚照不同意沈溪领兵,指定原兵部侍郎唐寅统筹远征事宜,之前因落罪而被发配至凤阳守皇陵的魏彬“戴罪立功”出任监军,保国公朱晖为名义上的水师总兵官,延续了大明文官领兵的传统。

    消息传出,没人感到意外,大明军民对于出兵佛郎机本来就没什么想法,沈溪作为朝廷头号重臣,自然没有道理为了个蛮夷国度一去经年……这也跟佛郎机跟大明相距遥远,国民认知模糊有关。

    水师指挥官需要在七月抵达新城,沈溪则被要求在水师出征一个月后回京,大概意思是让沈溪指导朱晖、唐寅等人认识海图,学习指挥舰队作战。

    一个合格的海军军官,需要掌握几何、航海、天文等基础知识,还要熟悉船只,比如明白水手是如何操作舰船的,明白火炮的射角,了解射击诸元的概念,甚至要知道正确的防疫,多准备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比如常吃豆芽可预防坏血病等等。

    要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把唐寅、朱晖等培养成才,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此沈溪除了苦笑没有其他任何表示。

    六月十八,沈家家眷抵达新城。

    沈溪跟家人团聚,少不了一番温存,一众妻妾知道沈溪不会领兵出征后,都长长地松了口气,她们最怕的就是沈溪带兵出海几年回不来。

    沈家人故地重游,很快被新城的变化吸引,现代化的六七层高楼随处可见,方便快捷的生活设施,每天学校传来的朗朗书声,一切都那么新鲜,很快一家人便融入新城和谐的氛围中。

    虽然圣旨早就下达,但直至七月二十这天,唐寅才从苏州赶到新城来,朱晖则迟迟不见踪影,显然朱晖对领兵出海很抵触,路上能拖就拖,最好来个一病不起,如此才好名正言顺拒绝这要命的差事。

    次日一早,唐寅主动来见沈溪,神情悲愤,觉得自己被人“坑”了,此番出海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