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浦江分店 (第1/2页)
进军浦江的打算,陈抒涵很早就有了。由于吃不准政策会是什么样的走向,再加上资金的积累还不够,因此陈抒涵没有急于在浦江开展业务,而是在冯啸辰的鼓动下跑到松江的通原去开了春天酒楼的第一家分店。 通原分店开张之后,经营状况十分可喜。陈抒涵趁热打铁,又找了几个地级市开了分店,结果每一家分店都生意兴隆,让陈抒涵数钱数得手抽筋。 这几年,老百姓兜里有了一些余钱,消费观念也逐渐放开了,下馆子吃饭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为了显摆自己的财富,非常需要找一些高档的馆子请客,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很强,同时对菜肴品质以及服务态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后世经营理念建立起来的春天酒楼恰好能够满足这些人的要求,因此一开张就是宾客盈门,成为当地高消费的典范。 有了在三四线城市的成功经验,陈抒涵便把目光转向了一二线城市。如果没有与杨海帆的感情,陈抒涵或许会选择京城作为自己开拓的第一个大城市。不过,冯啸辰对于到京城开分店的事情持保留意见,他觉得京城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国家政策还不明朗的时期,在京城开一家高档餐馆或许会有一些不可预料的风险。鉴于此,陈抒涵便决定把这第一家大城市分店开在浦江了。 借鉴在通原开分店的经验,陈抒涵在其他城市开办的分店都找了当地的熟人担任副经理,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浦江的这家分店,原本应当请杨海帆的家人出来帮忙,但杨海帆和陈抒涵商量之后,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春天酒楼的大股东是冯啸辰,陈抒涵只能算是一个经理人,如果浦江的分店请杨海帆的家人出来担任副经理,而陈抒涵又是杨家的媳妇,这其中的关系就有些微妙了,难说冯啸辰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当然,这也只是陈抒涵和杨海帆这方面的顾虑而已,从冯啸辰的角度来说,这件事本是无所谓的。春天酒楼是冯啸辰下的一招闲棋,原本他并没有期望这家酒楼能做得如此红火。春天酒楼能够有今天的规模,其实主要是陈抒涵的功劳。冯啸辰很早就对陈抒涵说过,这家酒楼的经营由陈抒涵全权负责,他除了提合理化建议之外,不会干预陈抒涵的任何决策。陈抒涵虽然知道冯啸辰这话是真心的,也素知冯啸辰的为人,但她还是很自觉地规避着一切可能让人产生误会的举动,这也是她的做人原则吧。m.zwWX.ORg 陈抒涵这趟来浦江,除了度蜜月之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安排浦江分店的事情。场地是此前就已经找好的,帮忙找到这处场地的人,是冯啸辰的另一个合伙人包成明,他已经在金南辞了职,在浦江创办了一家商业信息公司,专门从事工业品商情编撰以及商业情报的搜集工作。他帮陈抒涵找到的这处场地,位于浦江的闹市区,是一家单位闲置的招待所。浦江的商业店面租价很高,这处招待所一年的租金差不多就要50多万,租下来之后还需要花同样多的钱进行装修。这些钱现在对于陈抒涵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大数目了,她准备过完年就去交租金,然后开始装修,争取在五六月份能够开张营业。 场地有了,接下来就是招募人手。考虑到大城市的人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管理起来不容易,而且人工成本也较高,陈抒涵决定大多数的人手从南江派去,其中包括从新岭总店抽调出来的十几名熟练管理人员、大厨、领班等,还有几十名从桐川招聘来的年轻男女。桐川的年轻人听说有到浦江工作的机会,几乎连工资都不问,便竞相报名,陈抒涵用最挑剔的目光选出了几十人,全都是俊男靓妹,承诺包吃包住,外加一个月30元的工资,所有的人都觉得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当然,一家店要想在当地开办起来,一个本地员工都没有是不行的。范英就是陈抒涵相中的一名本地主管。陈抒涵最开始决定招范英去分店工作,更大的原因是为了帮杨海帆照顾一下老同学,待与范英接触过之后,又看了范英做面点的手艺,陈抒涵感觉自己拣着宝了,这样一位能干、朴实,同时与自己还有一些交情的浦江本地人,能够发挥的作用绝非一名普通员工可比。 “一个月500块钱?” 范英和丈夫杜俊彬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