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_总结和感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总结和感谢 (第1/3页)

    本书五百三十万字,包括被屏蔽的十章,上架之后两年零一个月,是我写的最长的一部小说,其实完全拖延一下进度在墨迹个一年半载,我追订不低,完全可以这么干,但还是放弃了恰烂钱的想法,不是我本人多高尚,而是真的累屁了。

    我对近现代还是稍微熟悉一点,不过这本书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麻烦的地方在于英国本身的势力过于分散,导致战后各条战线全线告急,英国本身体量还不大,几乎乱糟糟的一团,所以弄的很头大。

    平心而论,英国本土英伦三岛的条件,在岛国当中算是天赋异禀,欧洲四大煤矿、四大铁矿之一英国都有,哪像是法国和德国为了洛林和阿尔萨斯打生打死?

    英国本身的条件比同为岛国的日本强很多,在欧洲大陆的国家当中也不差,欧洲本身除了俄罗斯之外也没有大国,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被美国定义为中等强国范畴了。

    在十九世纪末,美国就已经把英法这对响当当的殖民帝国定义成中等强国了,至于庞大的殖民地只算是辅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加拿大就已经告知过伦敦,如果英美爆发战争,加拿大是无法加入英国一方的。

    所以明明加拿大传统上更加亲英,主角还是把加拿大当成空气,选择更远的澳大利亚来作为助力,加拿大距离美国太近,英国已经摆弄不了了。虽然澳大利亚更远,但距离美国也更远。

    定下来了主要经营澳大利亚,马来亚这个地方英国就绝对不能放弃了,在地理位置上马来亚确实是好,可以说距离两个人口大国更近,还能够帮助澳大利亚牵制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印尼,本身还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刚开书就有读者建议,反正是小说,就把英属印度保存下来又能怎么样?

    可在战后那个环境,英国是做不到的,只能说我想象力还不行,设计不出来怎么让英国合理的和美苏平起平坐,让这個建议失望了。

    马来亚的战略,也就是用外来民族代替马来人成为主要人口,是实行过的,马哈蒂尔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英国曾经想要加强华人的力量,让其起到印度和平教徒的作用,一起压制马来人的独立企图,只不过没有成功。

    主角只不过是把这个没有成功的战略给办成了,借着内战人口逃亡开启移民造成了既成事实。

    但一个马来亚还是不够,所以只能从版本更新频率最低的非洲大区,看看有没有人口稀少的殖民地,最终就选择了赞比亚。

    其实选博茨瓦纳也可以,不过这个国家和南非太近,容易被后来的苏联的非洲战略波及到。

    其实战后的英国处境,就和写距离现代这么近的历史一样,就是在走钢丝,幸亏在走钢丝上我还有些经验,特别能对二战之后的英国,一不留神就受夹板气的处境感同身受。

    提及英国,出现在中国历史上那就要提一八四零年,对于近代史,其实我还可以,作为时间不短的键道中人撕逼经验,我知道那是没办法的事情。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碰上了衰落周期,还想谁都不来占便宜,这在十九世纪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根本不现实。

    奥斯曼帝国都土崩瓦解、印度都变成英属印度,更别提一般国家,就拿很多人印象中躲过殖民时代的泰国来说,泰国人真的躲过去了么?

    拉玛五世继位的时候,泰国是包括老挝柬埔寨、以及缅甸和马来亚的一部分,割让给英属缅甸的,现在叫掸邦,而等到拉玛五世一九一零年死的时候,泰国版图已经缩小了百分之六十,我愿称之为拉玛五世为泰国版低配慈禧。

    按照这个比例,清朝到末年边界得到了长城才行,也不是没有国家在殖民时代领土上就一定会吃亏。事实上非洲一部分国家,根本就没有什么国家概念,自然也谈不上吃亏不吃亏。

    这就又到了之前提过的舒适区概念,比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差一点的国家,是殖民时代吃亏的主要受害者,不包括印度,印度就算是印巴分治了,也没吃多大亏,按照印度少数的统一时期,也算是不赔不赚。

    没吃亏反而这便宜的,印尼啊,多明显的例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