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59节 (第2/2页)
没见到人,她试着出声问道:“请问老板在吗?” “谁呀?” 随着一声应答,一个围着围裙的女人走了出来。 虽然天气已经冷了,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但还是能看出走出来的这个长发女人身形很苗条。 她头上包着一块布头,食指上带着顶针。 施向南一问,正是她要找的表姑李瑞。 第74章 李瑞自己的手就很巧,制衣做鞋不在话下,她也喜欢做这些,一天不摸剪子绣花针心里就觉得少了什么。 手指上常年都带着顶针。 后来也是因为这姑娘时就很拿手的本事在他们那一片很出名,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曲凌峰。 曲家从民国时期就是开裁缝铺的,制衣本领非常出名,据说还曾给什么大官儿的独子做过婚服。 后来上头打击投机倒把,不允许任何私人做买卖了。 曲家就关了店,只给自己家做衣裳。 有人慕名找上门来,他们也只接受以物易物,说好了是帮忙,绝不肯拿钱落人口实。 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被前些年的动静吓成了惊弓之鸟,一时只是观望形势,不敢有所动作。 只有曲家,一收到消息就把自己家裁缝铺重新开张了。 曲家裁缝铺从七几年就开始开店一直到如今,做衣裳的本事实在高超,在九河市很是攒下了有头有脸的老客户。 曲家也是很有些积蓄。 所以这个裁缝铺才能开在最繁华的地方。 要说明星超市,倒不是曲家的裁缝铺看中超市的客流量大,把铺面选在超市旁边。 裁缝铺虽然店面不算很大,但已经开在这里很多年。 明星超市是后来才开在这里的。 李瑞已经接到爸妈的电话听说了县里有个表侄女要来找她做工作服的事情。 见到施向南并不惊讶。 他们家裁缝店名气比较大,李瑞嫁过来的这些年里曲家一直顺风顺水,没有出过什么急需用钱的大事。 家里也一点儿不缺钱。 前两年市里的国营服装厂实在亏不下去了,要转私人承包制。 曲家本就是在市里做衣服出了名的。 他们又在市里经营多年,人脉极广,就有人提前跟他家打了招呼,又说通人直接找了曲家,很顺利地把服装厂包给了曲家。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九河市里的有钱人也慢慢多了起来。 手里有余钱了,大家自然也愿意花在吃穿上头。 曲家自己一手包揽了设计、打样,投入生产后再放到市面上售卖的活儿,生意做得自然风生水起。 施向南本来以为自己能给表姑家增加些收入,多少也回报一点姨奶奶前些年三五不时地接济自己家的恩情。 发现了曲家的裁缝铺、服装厂后,又不由得呆了一呆。 心想幸好自己没有因为重生回来开了个食品厂就骄傲自满。 看看那位在市里开了八家连锁超市的李小明李老板、再看看表姑家的裁缝铺服装厂……九河市里还不知道有多少有钱人。 任何年代都不缺成功人士。 施向南自省了一番后,也不再抱着什么报答姨奶奶家恩情的心思了。 她就是个普通客户,拎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老老实实地跟李瑞表姑说了来意。 李瑞自己不管是当姑娘时还是嫁了人之后,日子都过得很顺心,从来没有遇到什么真正作难的事儿。 养成了一副爱笑又和善、喜欢做善事、救济人的性子。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小姨家住在农村,日子很不好过,最艰难的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 爸妈时不时要想办法接济小姨家,她不仅没什么意见,妈妈说要收拾旧衣服送给小姨家的时候,她连自己只上身过三五次的好衣物也都舍得给。 前世张秀珍最喜欢的那件真材实料的豆沙红呢子大衣,就是李瑞花了大价钱买的布料、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衣物之一。 她妈打电话说小姨的孙女儿要找自己做工作服,她原本还以为是叫她帮忙。 听施向南一说,她开在云山县城里的食品厂效益居然挺不错,并不是要叫她帮忙,而是真的给自己家送生意上门。 而且施向南这不是一锤子买卖。 她眼下最需要的是冬季食品厂工作服,一人两件,再加上备用,就得六十件了。 紧赶着还要再做春季的两套。 按照施向南的意思,是要一年四季都要给食品厂工人准备两套工作服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