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战记_第135章 马略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 马略改革 (第4/4页)

来。

    毕竟他的职责是作为暗卫,保护领主大人的安全。

    这次出远门,这个保镖当然也是要带上的。

    运输队插了三面旗帜,李昂的黑白狮鹫旗、戈德里克的三狮旗,还有利奥弗里克的红底狮鹫旗。他们都是股东,当然要庇护自家产业。

    三种旗帜一起插着,在烈狮境基本是能保障安全的,毕竟这代表的是整个东部地区的领主,无论是哪个贵族还是盗匪,总都是要掂量掂量的。

    离开烈狮境后,风险自然会高一些,不过只要不遇上盗匪,巴克斯的领主或士兵一般也不会攻击这种插着好几面贵族旗帜的商队。

    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轻易劫掠有那么多大贵族撑腰的商旅,说不定会引发大规模战争,到时候肯定会被追查的。

    当然了,如果没有这三面男爵旗,大概在进入巴克斯境内后没多久,商队就会被巴克斯的巡逻队一抢而空。

    巴克斯的士兵可不会担心那些没背景的普通商人……

    不过,为了尽量降低风险,车队还是谨慎的绕开了两国边境的要塞,免得被巴克斯帝国的边境驻军找麻烦。

    这个年代商旅偷偷入境是常见现象,毕竟边郡的守军也就那么点人,盯不住的。

    领主大人是从盾风堡垒与卡伦鹿堡之间进入巴克斯帝国的——这两个边防要塞之间有几百里的荒野。

    随后,车队准备在伊美尔村短暂停留,补给一些食物饮水马料之类的必需品。

    伊美尔村其实是盾风堡垒的下属村庄,但距离盾风堡垒相当远,至少有两百多里路程。

    巴克斯帝国的盾风堡垒与烈狮王国七岔要塞有点类似,算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事堡垒,是面对烈狮王国的最前线,甚至可以视为是孤悬在外的中途要塞。

    一百年多前,巴克斯帝国初建时,将原本居住在边境地带的人口迁往了帝国腹地,在两国边境留出了几百里的无人缓冲区,同时建设了盾风堡垒。

    这个堡垒的位置就在登吉尔山脉南面,与白鹿堡的直线距离只有三百多里,跟长河镇到白鹿堡的距离相当。

    建设堡垒的初衷,是作为巴克斯帝国攻打白鹿堡时的前哨站,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烈狮王国反攻,所以堡垒的位置离人们居住的村庄很远。

    几百里的缓冲区,也削弱了烈狮王国的重骑优势——烈狮境的重装骑士其实是不适合长期在野外作战的。

    由于这几百里缓冲区的存在,烈狮境骑士们本就很少会从东部进攻巴克斯帝国,因为又费粮草又费劲,中途找不到补给,也无法就地寻找民夫。

    到了最近这二三十年里,白鹿堡的戈德里克男爵更是从来不进攻,所以盾风堡垒下属的村子伊美尔村,就这么度过了几十年安稳的和平岁月。

    作为边境要塞的下属村庄,却几十年没有经历战火,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但巴克斯帝国的另一个边境区域,卡伦鹿堡那边就没这个待遇了。

    烈狮王国发起的每一次大规模进攻几乎都是以卡伦鹿堡为目标,卡伦鹿堡下属的村子长期被蹂躏,都快成废墟了。

    甚至卡伦鹿堡还放弃了距离烈狮王国最近的村子塞伦村——这村子基本上已经没有人住了,如今和长河镇的特鲁布伦村一样完全空了。

    同样是边境城堡的下属村庄,伊美尔和塞伦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如今塞伦村和卡伦鹿堡的另一个下属村庄巴鲁格,原本的居民大多都已经迁到伊美尔居住了。

    于是伊美尔在这二三十年里发展成了一个上万人居住的大镇,比克温村规模还大。

    但伊美尔村住得更密集,村子中心的街道和村民也更多,看起来很热闹,感觉像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大城市,村里还有个小广场。

    ------题外话------

    这当然不是罗马的马略改革,而是潘德的,请罗马朋友们不要惊慌。

    由于没有潘德马略改革的具体资料,所以我自己根据前因后果设置了一些符合时代背景与逻辑的改革方式。

    头都给我整秃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