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多事(二更) (第2/2页)
“而且您不能只看水流就说下面已经糟烂,咱费劲巴拉下江,潜里面一摸,要是没有窟窿眼的话……”那眼下乡亲们就会胡乱讲究起婶子。 许老太点头承认:“是,我是没有十足十把握,但那不得下去人看看才能知道吗?要不然咱在岸上,傻呵呵堆石头更是瞎忙乎。” 别看她这么说,但许老太心里已经有百分之九十确定,底下指定跟耗子打洞似的。 为啥这么说呢。 她在现代十七八岁的时候,记得老家有回发大水就有老人讲过,渗浑水不是啥好事。 后来九八抗洪之后,官方更是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了个顺口溜: 如渗水,堤角湿,认真观察莫迟疑。 如若渗出是混水,那是管涌定无疑。 涌洞迅速扩展,极易造成决口。 那现代人什么大型设施机器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不比这里只用眼望要靠谱? 再说刘老柱是个啥呀,还非得听他的,那字都认不全呢,就会卡戳,他懂个屁。 许老太心想:她也不止是为大伙,主要她怕万一决堤,到时她是领孙女在暴雨中前行,还是趴房顶上等待救援? 就这古代,等人来救,头发都得长草喽。 “玉生,你支持婶子一把,我能拿这种事开玩笑吗?我又不是傻,愿意让别人讲究我,对不对?我小时候真听别人讲起过,说这种浑水不好。” 只怪原身太不着调,决定点啥还要四处与人解释。 这要换做她现代的性格,说完别人就能信。 好在王玉生也是干脆的性格,深吸一口气道:“成,那我带头下江。” 王玉生扶着许老太上岸后,就主动将大坝上的汉子们先集中起来,把许老太刚才和他说得那些担心又学了一遍。 并且还对汉子们说道: “这年月,谁不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即使发现点啥,心里有含糊,那不吱声才是最不落埋怨的。 当老好人多轻松,出头做事的却容易被寒心。 可婶子听我说完那么一大堆,她宁可担下回头被大伙怨怪,仍然还打算试试。 就问问你们,她为啥,图的又是啥? 无非是图在下大暴雨时,咱村各家别真的有一点闪失,为的也不全是她自己,而是全村各家的爹娘和媳妇孩儿。 那咱们这些大老爷们,还能不如婶子有担当啦? 大不了就白忙一场,下去看一眼也能死心,回头大伙再起早贪黑赶赶工就完啦!” 大坝上的汉子们听懂了。 汉子们和王玉生是同样的感受,确实,下去看一眼才能死心。 要不然总像心里揣兔子似的,会担心大坝不结实。 而且通过这件事才发觉,原来以前他们从没有了解过许家婶子是个啥样的为人。 不,或许通过昨儿美壮那事儿,包括今早分汤的公正,他们理应该发觉,许家为何能教出有田那般义气的汉子了。 他们亲眼看到一只耳端走一根肉最多的大骨棒。 他们中也有人被许婶子支使跑腿,去了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家里送骨头汤。 其实细想想,许家连有粮有仓有银仨兄弟也都是不孬的,就说明家风正。 率先表态的是从战场活着回来的三猛子:“婶子,我听明白了,为咱全村好的事,我干,我水性好。” 随后一只耳、二昌子,长金、长海、栓紧、春山、铁锤……大坝上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力表示:“我们都能下水。” 有水性不好的也在喊自家媳妇:“快回家把所有绳子拿来!” 4.21打赏名单: 感谢悦兮泠兮打赏500起点币;感谢倾平貂打赏200起点币;感谢熏洱和麗麗各打赏一百起点币。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