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燃烧的花车(上) (第2/3页)
北园的藏书楼正厅。 诗、画、绣品,当与好书一样,求的是一个“真”字。 不论是美学的真,科学的真,还是历史的真。不为谀附权贵与暴力,只为求真。这是郑海珠准备将一届届学生带到藏书楼下时,向孩子们说的话。 绣品的另一件,郑海珠则要从苏州钱庄兑出颜思齐给她的分红后,连银钱和绣品一道,带去近在迟尺的镇江,拜会尚在总兵任上的戚金,为这位戚继光的后人,奉上练兵嘉赏之资、纪念之礼。 她向韩希孟坦诚,自己不仅崇敬这些卫国将士,而且要为极有可能成为台海总兵的老乡哥哥颜思齐,尽量多结识镇守大明东部的武将们。 令郑海珠惊喜的是,韩希孟听了她的计划后,主动提出,要与顾寿潜一道去。 那真是对她莫大的支持。 毕竟,顾寿潜的祖父顾名世有京城文官的品阶,而顾寿潜已中了秀才。 对于戚金这样的武将来讲,与致仕官员的文士子孙交往,既安全,又十分有排面儿,加上金钱压阵,他没有理由不热情。 韩希孟,则除了认可郑海珠的想法外,也有自己积极促成此事的意愿。 “阿珠,二哥早就与我说过,缙绅子弟,不可整天只知钻研举业、吟诗作画。上回在他们顾家的文哲书院,他就可喜欢马将军的队伍了。缪阿太不也颇为赞成他多与军中男儿来往么。” 郑海珠点头道:“缪阿太真是一位好风采、好见识的长辈。此番我在海岛见到那位统领一方的女酋长,总觉得气品熟悉,过后细思,原来是像缪阿太。今日阿太给我们学校送来许多东西,我改日得登门拜谢。” …… 三天后,顾府后院的亭台中,仲春时节最末一场杏花雨细簌落下。 白里透着轻粉的花瓣,铺在绿茵和泥土上,仿佛碧绿或者熟褐的锦缎上的绣花。 缪阿太精神矍铄,踩着花径来到亭中。 郑海珠忙起身行礼,待老太太坐下后,奉上满满一托盘的伴手礼。 “阿太,这些是我在台湾岛与西拉雅人打交道时,她们赠我的干花和草药,说是驱虫甚好。我带回来后,让学堂的娃娃们做成香包,立夏将至,蚊虫滋生,阿太和各位奶奶、小姐们,不妨用着试试。” 缪阿太满面慈蔼,亲自挑挑拣拣,将新鲜的桑甚和樱桃拼成姹紫嫣红的一碟,搁到郑海珠面前,笑吟吟道:“你这孩子有心了,来,莫拘束,边吃果子边说。你这回南下,惊心动魄也好,稀奇有趣也罢,都与阿太说说。” 郑海珠遂遵命,做起临时说书人,只是,所述的传奇与人物,皆在刘时敏交待的限度内。 缪阿太一面津津有味地听,一面于心底将那桩秘密的事业盘划思量,添上些细微调整之处。 待到郑海珠的讲述收了尾,缪阿太赞了几句,再评了几句,吃两颗果子,欣赏一番园中林木蓊郁的美景,才带着商量的口吻另起一个话题。 “阿珠,我今日想劳你帮个忙。” “嗯?阿太有什么吩咐,尽管差我就是。” “这些时日出了蹊跷事,左近蚕户的蚕,许多成了僵蚕,不吐丝,你应也晓得了。我们顾家,毕竟有桑园,春初拿了蚕户的银子,现下看他们心急如焚,我们哪里能作壁上观?昨日老大媳妇与我商议,今岁祭罢嫘祖后,我顾家出钱,再办一个恭请蚕娘娘的仪式。” 郑海珠有点懵。 嫘祖,她当然知道,是轩辕黄帝的妃子,据传发明了养蚕术,所以无论是天家的皇后娘娘亲蚕仪式上,还是民间每年春天的庙会中,都有对嫘祖的祭祀仪式。 嫘祖不就是蚕神么?可是听缪阿太的意思,难道管桑蚕事的,还有第二个神仙? 缪阿太见她一副诧异之色,便解释道,苏松地区,蚕神和蚕娘娘,是两回事。 蚕神便是嫘祖,而蚕娘娘则被叫作“马头娘”。 传说吴越国时,此地有户人家,丈夫孔武有力,妻子姿容艳丽,所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