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自信的大唐 (第1/2页)
见李治面带不忍,转轮王安慰道:“人皇勿忧,忘川河只是洗清他们的怨气,等洗尽铅华,进入阎罗殿中,自有公道等候他们。” 李治沉吟片刻:“若是大奸大恶之徒,在忘川河中承受去皮化骨之痛,那是咎由自取。可若是良善之人,也要受这种苦楚,阎君于心何忍?” 转轮王闻言一声长叹:“此事我与九殿阎罗一清二楚,但除此之外,地府别无他法。不瞒人皇,其实这忘川河中的冤魂,俱是良善之人。试想若是十恶不赦之徒,死后又怎会有怨气?” 李治眼睛一亮:“阎君的意思是地府没有其他办法,别处有其他办法?” 转轮王点头:“灵山大雷音寺,佛祖如来开创大乘教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渡难者脱苦。若是人死之后由三藏真经超度,便再也不会有怨气缠身。” 李治回头看了看桥头的孟婆:“饮了孟婆汤,踏上奈何桥,便忘却前世今生。就算十八层地狱中走上一遭,魂魄又怎知所为何事?” 轮转王没有料到李治有此一问,他先是一愣,然后才说道:“所以才有因果报应,所以才有善恶轮回。” 李治闻言轻叹一声,然后迈步往对岸走去。 下了奈何桥,李治举目远眺,只见地府虽广袤无垠,却一片愁云惨淡。 问及原因,转轮王说皆是怨气所致。 虽然忘川河中的蛇虫鼠蚁能啃食怨气,却仍有部分留在水中。 久而久之,怨气四溢,地府就成了如今的景象。 说完后转轮王大手一挥,一幅仙境般的景象出现在李治面前。 “人皇,这是后土娘娘刚刚开创的地府,那时的地府与其说是地府,倒不如说是世外桃源。” 李治沉吟片刻道:“若是继续下去,地府将是何种归宿?” 轮转王沉声道:“土崩瓦解,地府不复存在;鬼魂四散,人间变成炼狱。” 李治一皱眉:“可有化解之法?” “原本并无化解之法,今如来佛祖创出大乘教法,才让地府有了一线生机。人皇若是能将三藏真经迎回大唐,超度亡魂,终有一日,地府会重现昔日盛景。” “如何才能将三藏真经迎入大唐?” 转轮王摇头:“在下不知,不过还请唐王还阳后仔细留意。” 李治点头:“阎君勿急,等朕回转后与众臣商议,再行定夺。朕虽只是大唐之王,可也不想四大部洲生灵涂炭。” 转轮王深施一礼:“多谢人皇,请随我一观地府景色。” 李治点头:“好,请阎君头前带路。” 地府景致虽然不少,可无不透露着肃杀之气。 十八层地狱虽是惩治恶人之所,却也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阎罗殿倒是宏伟异常,只是在各种各样鬼魂衬托下,也让人觉得心中压抑。 因为李治的到来,十殿阎罗齐聚,共同招待大唐君王。 地府并无人间的酒肉,只能以清茶款待。 或许都是当朝之主,李治与十位阎君相谈甚欢。 突然间,一阵沉闷的鼓声响起,阎罗王闻声脸色就是一变:“人皇,该起程了,若是耽搁下去,魂魄沾染阴气,恐与阳寿不利。” 见其他九位纷纷点头,尚未尽兴的李治只能起身告辞。 将李治送出阎罗殿,秦广王突然开口:“人皇,你阳寿虽未尽,可肉体已染沉疴。若想继续当朝理政,需求一良方,去除病根才好。” 李治谢过秦广王,跟着转轮王来到一处高山之上。 沿着小路到了山顶,忽见一道山涧拦路,山涧里还发出耀眼的金光。 李治看着山涧不解道:“阎君,这山涧怎么过得去?” 转轮王笑道:“人皇误会,这里是地府最负盛名的景致。若是来了地府,不到此地一观,实乃人生憾事。” 李治闻言伸头看去,只见山涧中金光万道,瑞彩千条。 正当他准备仔细看时,轮转王突然伸手一推:“此时不还阳,更待何时!” 李治此刻毫无准备,当即跌落悬崖向下坠去。 眼见下坠速度越来越快,他心中大急:难道自己还要再摔死一次不成! 急火攻心之下,猛地一睁眼,却见皇后正一脸焦急地看着自己。 而此时的地府之中,沉闷的鼓声越发急促,十殿阎罗脸色更是难看。 阎罗殿外,那些所谓的孤魂野鬼正慌不择路地四处逃窜,好像下一刻就会烟消云散一般。 猛然间,一个伟岸的男子凭空出现,立于天地之间,周身散发的气势仿佛能将整个地府化为粉畿。 “尔等大胆,竟敢蛊惑人皇。” 说话间男子大手一挥,一道罡风乍起,随即将唐王刚游历过的地府吹得烟消云散,只剩十殿阎罗凭空而立,却也狼狈不堪。 男子见状冷笑一声,随后又打出一掌。 十殿阎罗虽想躲避,奈何身子已不听使唤。 就在绝望之际,两只巨掌凭空出现,一掌迎向男子,另一掌卷起十殿阎罗消失不见。 随着两只手掌相交,一股毁天灭地之力喷涌而出,几乎将天地化为虚无。 当一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