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章鸡鸣台传说的由来 (第3/4页)
的山头上,学起鸡叫,其叫声清越嘹亮,划破长空。他这一叫不要紧,竟然让关内、关外的雄鸡都叫了起来,可谓一呼百应。守关的士兵听到鸡叫,自然想不到是有人故意为之,以为天快亮了,就习惯性地开了关门,孟尝君将通关文书交给守关人员,守关将领并没有疑心,于是他们很快便出得函谷关去。待得秦王的追兵赶到,孟尝君早已带领他的门客开始了新的征程。 后人为了纪念此事,便在函谷关前筑起“鸡鸣台”,据说登此台者,可隐约听见一片此起彼伏的鸡叫声,颇为神奇。 孟尝君逃离秦国之后,经过赵国。赵国人听说孟尝君是个贤能之人,都愿出来一睹他的风采。经过某个县时,该县中人见孟尝君并无想象中的魁梧高大,便嘲笑着说:“孟尝君真让人失望,原来他不过是个瘦弱不堪的人罢了。”孟尝君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一笑置之。但他的门客们却很不甘心,随行之人不由分说,跳下车杀了几百人才离去。 不久孟尝君等人回到齐国,齐湣王对其才华很是赏识,于是,封其为相国,让其执掌国政。 孟尝君虽然能够广交天下贤人,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但是并不代表着能够忍受秦国对于他的侮辱。但秦国实力之强,让孟尝君不得不衡量,到底自己有没有一雪前耻的能力。这个时候他的门客中有一个叫做公孙弘的,说出了一个建议,让孟尝君不妨先探探秦国的深浅。 《战国策》记载说,公孙弘又作“公孙宏”,战国时齐国人,是一名策士。既然他想到并提出了这一建议,必然有解决的办法,所以孟尝君便请求他代表齐国出使秦国,一探秦国虚实。 公孙弘此去,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秦昭襄王嬴稷一时大意刚刚放跑了孟尝君,此番公孙弘竟然明目张胆再入秦国,岂不是自寻死路? 秦昭襄王接见公孙弘时意欲好好地羞辱他一番,以雪前番孟尝君逃出生天的耻辱。所以他和公孙弘一见面,便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地问道:“孟尝君贵为皇亲国戚,又是齐国的丞相,他的封地有多大?” 公孙弘如实说道:“大约一百里。” 秦昭襄王笑了,不屑地说道:“寡人挟君王之威势,因而秦国土地东西南北,都横跨千里,秦国士兵骁勇善战,今带甲百万、战车万乘,比之孟尝君的三千门客,孰强孰弱一目了然,但是即使如此,寡人也不敢擅动。孟尝君区区百里之地,寥寥三千门客,怎么敢与寡人为敌?孟尝君这样做,不是自不量力吗?” 公孙弘听后反驳道:“孟尝君手下三千门客,哪一个不是贤达之人,哪一个不是能人异士?孟尝君懂得用人,因而只要他振臂一呼,天下英雄便会云集响应。大王你懂得这些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些让秦昭襄王有了兴趣,于是,他急忙向公孙弘询问那些门客都是怎么样的神奇之人? 公孙弘见秦王终于上钩,遂向前一步说道:“有一种人,是专为消灭邪恶、主持正义而存在的,他们从来不为天子的威仪所折服,不为诸侯的霸道所弯腰。失意也好、得意也罢,他们都只会忠心于一个人,这样的人,至少有三个;在治理国家,图谋社会安定、国家兴旺,甚至可以成为商鞅、管仲的老师,以帮助君王实现称王称霸的功名大业的人,至少有五个;即使君王拥有万乘战车,也不敢妄自侮辱一种宾客,因为他始终坚持着视死如归的信念,只要君王敢出言不逊,他就敢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这样的人在孟尝君那里,至少有十个,其中,还可以算上我一个。” 秦昭襄王闻言,知道孟尝君绝非等闲之辈,他手下的确有许多能人异士。于是,秦王一改初时的嚣张语气,和缓地向公孙弘说道:“寡人这么问没有恶意,寡人很了解孟尝君,他是秦国的朋友,秦国有心和他相交,请您向孟尝君代为转达。” 经此一事,公孙弘终于知道,秦国其实也是比较害怕孟尝君的,但是此刻他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暂时就坡下驴,答应了秦王。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此一节,孟尝君了解到秦王并不是无所畏惧的。于是孟尝君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决意联合秦国的宿敌——韩国和魏国,一起攻打秦国。 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