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1/2页)
就在秦国紧锣密鼓地准备临时换将之时,赵国陷入了危机。前番赵王擅自做主,派遣使者前去秦国,企图和秦国和谈。秦国更是高调地接待了赵国的使者郑朱。但是时间过去很久,也不见两国之间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只是刹那间,天下人都得知秦国和赵国准备结盟。所以就在赵军战事日紧,赵王派人前去齐国借点粮草之时,齐国断然拒绝了。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赵国责怪齐国,不顾道义,不讲信义,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齐国和其他五国一样,有自己更加充分的理由:首先,赵国和秦国的关系实在是有些暧昧,一下子在长平对峙,眼看着一场生死大战就要爆发,但过不久,赵国的使者又到了秦国,仿佛在宣称,赵国和秦国强强联合了。这种高速的身份转换,让其他国家应接不暇,摸不着头脑。其次,赵国兵不血刃,便夺取了上党17座城池,在那个皆为利往的时代,实在是让人眼红。最后,没有一个人想要去做鹬蚌,列国也是如此,都希望自己做那个最后得利的渔翁。 赵孝成王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如果继续拖下去,赵国即使有着地利的优势,也耗不过秦国。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如果燕国和齐国在这个时候动手,赵国必定会落到和楚国一个结局。因此,在赵王的心中,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速战速决。 面对赵王的诏令,廉颇却丝毫不为所动,还言辞凿凿地说:“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赵王无奈之下,直接削减廉颇的军粮。廉颇为了减少对于赵国本土粮草的依赖,只好大肆发展军队参与农耕。 今天,长平古战场有座山叫做“假粮山”(又称大粮山)。廉颇为了不让秦军知晓自己缺少粮食的困境,命令士兵在夜间高声唱筹,好像在搬运粮草,以此迷惑秦军。 秦军自然没有被迷惑,而且,还在赵国境内广布流言,说:“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没有办法,赵王只能用两条计策来增大赵军速胜的筹码:一个是增兵,另一个是换将。 其实,有很多人曾提醒过赵王说,秦国很可能是畏惧廉颇,因此使出了这条反间计。但是,看待历史上很多问题之时,并不能单从一个角度出发。就像此刻的赵国,并非仅仅是因为赵王的昏庸,也因为赵国的现实,让赵王不得不这么做。 赵王心中对换将一事还是心存疑虑的,只是赵国的国情很明显:国家相对富裕,但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在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异常繁荣的同时,农业发展却极其滞后。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做后盾,根本无法支撑长时期大规模的消耗战。廉颇坚守不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给后方的粮草供应出了很大的难题。所以在当时看来,换将是赵国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且此时在赵王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颇为合适的人选——赵括。 此人是一代名将赵奢的儿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赵括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之道,曾经多次襄助其父亲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且在赵奢死后,赵括更是继承了其父亲马服君的爵位,并著书立说,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拜谒他。一时之间,马服子之名声震海内,到了与孙子、吴子等人也可相提并论的地步。 无疑,在赵孝成王的心中,赵括成了此次换将的最佳人选,然而,赵括毕竟没有独立带兵的经验,赵王知道,此一战可是关乎赵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胜利了自然是万事大吉,如果有失,则赵国危矣。 因此,赵王对于是否换赵括为主将的问题,可谓极度头疼。让他更为头疼的是,赵国的文武百官,竟然也因为此事而明显地分为了针尖对麦芒的两派。一派是以平原君为代表的亲贵势力;另一派是以蔺相如为代表的布衣卿相势力。前者主张以赵括为将,代替廉颇,与秦军决战;并认为当初田单、赵奢等著名将领首次拜将出征之时,也没有丝毫经验可谈。但是他们依然能够从百万大军中杀出,成为一代名将,更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起用赵括,也一定能够收到那样的奇效。 而后者则坚决反对临阵换将,理由是:“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