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63章信陵君的功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信陵君的功绩 (第1/3页)

    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

    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连诏令也没有发出,只有信陵君带着半块兵符到此,莫非大王不察,让信陵君盗取了兵符?且先试上一试。

    于是,晋鄙望了望信陵君身边的那个大汉,即朱亥,稍感诧异,遂问询道:“承蒙大王器重,晋鄙率领魏国10万精锐,在此边境之上,静待时局的变动,继而随机应变,此乃国家兴亡的重任。今日见公子前来,竟然只有单车,恐怕于理不合,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公子说不出理由,叫我哪里敢擅自给公子兵权呢?”

    信陵君一听,就知道这晋鄙果然非比常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再看看军营周围,竟然全是带甲之士,只要晋鄙将令一出,他们便会一拥而上。看来,这晋鄙对于信陵君,早就有了防范。

    见此事不能善了,危急时刻,朱亥怒目圆睁,“呼呼”地从袖子中抽出了重达40斤的铁锥,轮了一圈之后,轰然向晋鄙砸去。晋鄙不料想,这名不见经传的大汉,胆敢在10万大军中,对自己动手。猝不及防之下,被朱亥砸成了一摊肉泥。

    军中将士见状,纷纷拔出手中宝剑。信陵君急中生智,对大家大喝一声,说道:“兵符在此,晋鄙不服从大王命令,图谋不轨,意欲谋害我等,已被我就地正法,相信大家对于晋鄙的犯上作乱之举,都不知情,所以只要誓死跟随与我,奉大王号令,前去解救了邯郸,则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众人其实早就听说了信陵君的名声,此番即使心中有所疑虑,但因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他们只能从了信陵君。况且无论功过,他们都不会受到牵连,眼下晋鄙已经死了,只要他们能够立下功勋,料来不会出什么问题。对于秦军往日的所作所为,他们早就想报仇雪恨了。

    信陵君有惊无险地做了邺城10万魏国军队的统领,他知道,此次魏军前去,面对的可是秦国的精锐之师,魏国军队的战力不如秦军,十之八九会被秦国军队剿灭,为免魏国以后落得个家中无人,信陵君遂对全军下令道:“父亲和儿子,如果都在此次出征的大军之中的,则准其父亲回去家里;兄弟都在魏军中的,则准其兄弟回到家中;如果是个独子而没有兄弟的,也准其回到家中,赡养老人,抚养子女。”

    听闻这条军令,除非是逼不得已必须回到家中的,一般的军人,都愿意留下来,甚至是曾经忠心于晋鄙的人,也愿意留下来为信陵君效死力。最终,魏国选取了8万士气高昂、心存必死之心的精锐战士。虽然数量远不及秦军,但是士气高昂、人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参加战斗,是故其战力大大提升。

    果然,这8万魏军如同猛虎下山,和赵军里外夹攻,楚国大军未到,就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邯郸之围就此解除。

    赵王和平原君感念信陵君的大恩大德,遂一起到了邯郸的郊外,来迎接信陵君。赵王对其拜了又拜,顿首称谢道:“从古至今,天下的贤达之人并不在少数,但是如同公子者,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信陵君听了这话,感到自己的一番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就连曾经辱骂过自己的平原君,也亲自背着箭袋子,为信陵君引路。

    信陵君对于这一切,都心怀感激。然而,他的眼光却看向了遥远的南方,也正是侯嬴所在的大梁。从今以后,自己恐怕再也难以回到魏国了,与此同时,侯嬴也很可能已经面向北方,自杀多时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就在他成功地夺取了魏国10万大军的统领大权之后,侯嬴就已经在北乡自杀。信陵君窃兵符的主意是侯嬴出的,而且朱亥也是侯嬴介绍给信陵君的,侯嬴自然惧怕魏王追究;再者侯嬴料想信陵君此去定然能够击溃秦军,但是必不能再回魏国。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既然信陵君这位知己已经走了,自己也垂垂老矣,只能以死来慰藉思念之苦。

    而另一边,魏王在听说了信陵君盗取兵符,杀害大将晋鄙并擅自调动兵马和秦国为敌之后,大怒不已。大梁城中传出消息,只要信陵君回到大梁,魏王必定严惩不贷。其实魏王并不是真的要处罚信陵君,眼下秦军已退,赵国不亡,则魏国也得到一时的安全。

    但是魏王害怕秦军会兵锋转向,攻伐魏国。是以魏王将一切的罪责都推给了信陵君,也好让秦军找不到攻打魏国的理由。

    在赵王和平原君的挽留下,已经走投无路的信陵君假意推脱了几天之后,便顺势留在了赵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之间,信陵君在赵国已经待了足足十年的时间。

    这十年时间,赵王和平原君对信陵君一直心怀感激,便商议给信陵君五座城池,作为他的封地。信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君听闻了这件事情,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