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第2/2页)
人,所以此后匈奴的对汉策略是回复到以前那种来去如风的抢掠,一击不中立马退回大漠深处,不与汉军纠缠。当时,为了避免汉军的远袭,匈奴人向北逃的更远了。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人入右北平、定襄,杀掠数千人后远遁大漠。武帝决定报复匈奴人,给他们一次致命打击,遂令卫青、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远征匈奴。不光如此,还从民间私募了战马近四万匹,而负责接应的步兵和为军队转运粮饷的人加起来竟达数十万。这是武帝发动对匈战争以来的最大手笔。不过武帝显然更看好霍去病,因为配给霍去病的骑兵都是“敢力战深入之士”,想来其装备也要优于卫青部。 但是卫青的威望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所以李广、公孙贺等战功卓著的骁将还是归在他的旗下。卫青部出定襄,远走千余里后与伊稚斜亲统部队相遇于黄沙之中,两军列阵相持。当天傍晚,大风毫无征兆地猛刮起来,一时间黄沙漫天,伸手不见五指,匈奴人阵脚大乱。卫青则分出两股部队从左右包抄单于,匈奴大败,单于在数百匈奴勇士的护佑下从西北角遁逃。卫青发轻骑急追,整整一夜衔尾不放,但终无所得。是役也,汉军向北追杀至阗颜山赵信城而还,共斩杀匈奴共一万九千余人。 而在此过程中,李广因为没有向导,在半途迷路,所以当他来到战场的时候,大将军与匈奴单于的战斗早结束了。卫青欲上书向武帝陈明原因,李广却来个一言不发,当长史逼李广去军募府自述之时,李广自杀,“不复对刀笔吏”。一代名将就此身死。李广的儿子认为是卫青逼死了父亲。 上次出击匈奴的时候,苏建部全军覆没,按律当诛,不过卫青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带回长安,请求武帝亲自发落,最后武帝饶苏建不死,但令他“赎为庶人”。从卫青一贯的与人为善来看,他未必有意逼死李广。 而霍去病的五万大军在沙漠里纵横驰奔,终于在两千里外与匈奴左贤王相遇。霍去病凭着卓越的指挥能力和果敢的进取精神,将匈奴人杀得大败,获王级以上的共有三人,其余将军、国相等共八十三人,得首虏七万零四百四十三级,更在狼居胥山封禅而还,这是史无前例的大胜利。此后,匈奴彻底被打散了,再也无法凝聚成有效的力量与汉朝对峙抗衡了。武帝加给霍去病五千八百户食邑,以嘉奖他的盖世功劳。 可是此次出征,汉人也是损失惨重。出征时共有战马十四万匹,可回来的时候却不足三万;汉人杀匈奴人共九万人还多,可是汉家子弟也死伤数万。战争从来就不是只看谁的血多血少,而是谁能坚持到最后罢了。匈奴人没坚持下来,先败了。 此前的历次对匈战争加起来,汉人共杀匈奴十八万人,其中一大半都是后起之秀霍去病斩杀的。所以武帝日益亲厚霍去病,让他与卫青同领大司马衔。此前的卫青是“一枝独秀”的,所以霍去病的升,也就是卫青的降。对待这些浮云般的名利,卫青一向不在乎,所以他的故交、门客离开他而投奔霍去病,他也只是笑笑而已。 之前说李广的儿子李敢认为卫青逼死了父亲,所以曾暗中偷袭卫青,不过卫青只是受了轻伤,他能体会李敢的心情,没有将事情上报,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霍去病就不同了,有一次霍去病和李敢一起陪同武帝打猎,霍去病在背后放冷箭,将李敢射杀。武帝偏袒,为霍去病隐瞒了事实,只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给撞死的。 霍去病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并不能因此认为卫青的军事才华不如他。其实,这完全是两个人不同的性格所致。卫青宽厚仁慈,爱惜士卒,所以在他看来,孤军深入这样的冒险行为并非总是可取的,他只有在很有把握的时候才会出击。霍去病虽然出身贫贱,但是一直过的都是贵公子的生活,这让他与下层出身的士兵难免有隔阂,其表现为,当他归来的时候,辎重车里的酒肉都已腐臭了,可是却不断有士兵饥饿而死。与卫青相比,年轻的霍去病不懂得什么是“悲天”,什么是“悯人”。 也许是杀伐过盛,遭了天谴,年纪轻轻的霍去病忽然得了暴疾而死,那一年他只有二十四岁。霍去病死后,武帝非常伤心,将他的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以表彰他的战绩。霍去病的墓,就修在武帝墓的一旁,可见武帝对他的爱惜。 经过卫青、霍去病的连连打击,匈奴人的日子可谓江河日下,他们不断地向北迁徙,躲避汉人的追击,自此以后,匈奴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对汉朝造成威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