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直扑衡阳 (第1/2页)
衡阳地处湖南东南部,是湖南沟通两广、江西的重要据点。 从衡阳沿湘江溯流而上,可经湘桂走廊进入广西。这条通道是古往今来进入广西的必经之路。古代的灵渠运河,现代的湘桂铁路、高速,皆走这条湘桂走廊。 从衡阳经耒水可以到达郴州,再经武江或连江,可以进入广东。 这两条通道,从秦朝南征百越时起,就是北方王朝进入两广的官道。 可以说,衡阳扼守住了两广的咽喉,占据了衡阳,就拿下了进攻两广的桥头堡。反过来说,守两广必守衡阳。 另一方面,衡阳东北的罗霄山脉,有一条明显的东西。这是历来湖南通往江西的战略通道。如果从江西宜春方向南下两广,一般也会出武功山经湘江南下至衡阳,再取道入粤。 对于越国来说,如果要从广州去湖北或更北的中原地区,最便捷的通道就是走衡阳,经湘江北上。 衡阳地理位置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革命军奇袭衡阳,后勤给养相当困难。一方面,革命军火器装备率高,弹药消耗量大。另一方面,革命军深入敌境作战,一不熟悉地形,二无群众基础。 从桂林到衡阳,横亘着越城岭、都庞岭、骑田岭等五岭山脉,崎岖难行。 最快捷的,莫过于水路。 桂林市境内有一条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这条灵渠修建于两千年前,为秦始皇征伐百越时所建,早已年久失修。丰水期时,灵渠可以通行十五吨的小船。 杨烜之所以转变战略,放弃北上湖南,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灵渠失修、交通不便。他已经下令修浚灵渠,预计将于1854年底完工,届时灵渠将能通过两百吨的货船。 如今正是枯水季,灵渠水浅难以通航,别说是铁甲舰,就连最普通的蒸汽汽轮都无法通过灵渠。 无奈之下,革命军近卫师长李秀成只能另辟蹊径,在灵渠上游的桂林市全州县,征用了三十余条木船。全州县位于广西东北角,再往北走,就进入湖南永州府了。 李秀成带着一千五百名近卫师官兵,坐木船沿湘江顺流而下。于此同时,广西守备师副师长陈玉成,率领着一千骑兵夹江而行,与近卫师互为支援。 进入东安县渌埔镇,陈玉成首先遇到一股敌军。几年前,湘军大将江忠源曾在湘江全州段的蓑衣渡设伏,重创太平军。 湘军故伎重施,在湘江东安段的渌埔镇钉设木桩,拦阻江面,防止革命军顺湘江北上。 湖南东安县渌埔镇与广西全州县蓑衣渡一样,都处于湘江上游,江面不宽,江水不急。清军在渌博镇江面钉设木桩,就能有效地控制江面,防止革命军乘船北上。 陈玉成早已摸透了清军的防御布置,他只带十余骑精骑,沿湘江西岸,前往渌埔镇的清军阵地挑战。 渌埔镇是处不大的镇子,两岸皆有高山夹峙,湘江穿镇而过。此处靠近广西,是清朝防御越国的第一道防线。清军在此布置有一千兵马,以绿营兵和团练为主。 守军见陈玉成只有十几骑骑兵,顿时大喜,纷纷叫道: “四眼狗只有十几骑。” “莫要跑了四眼狗。” “四眼狗这次跑不掉了。” …… 陈玉成只有16岁,却战功赫赫,已成为广西守备师的副师长。因他双眼有各有一颗大痣,远望犹如四眼,故被敌军蔑称为“四眼狗”。 守镇的清军开炮射击,劈山炮铅子乱飞,陈玉成拍马便走。 清军以为陈玉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