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共洪和合 (第3/4页)
毓璇和我相继找到《台湾通史》与《从征实录》两书中关于永历十二年的记载。 连横《台湾通史》:「十二年春正月,…乃议大举,往復南京。七月,以黄廷为前提督、洪旭为兵官、郑泰为户官,留守两岛,部署诸将。排力士身披铁,画以朱碧彪文,留其两目,执斩马大刀,陈于行首,但砍马足,号曰『铁人』,望者以为神兵,左虎卫陈魁统之。甲士十七万、习流五万、习马五千、铁人八千,号八十万,戈船八千,扬帆北上。至浙江,克乐清等县。次于羊山,为颶所破,飘没八千馀人,幼子睿、裕、温皆死。乃泊滃洲理檝。」 杨英《从征实录》:「十二年戊戌,二月,藩驾驻思明州,吊各提督统镇班回思明,选鍊征勦。…遂行冯工官传督造陈啟等,日夜製造披掛铁面,专意为之。…另设一大石重三百斤于演武亭,将选中者,藩亲阅令其提石绕行三遍,提不起者,虽选中不隶入。」 两本史书的记载差不多。永历十二年初郑成功决定北伐,接着展开备战,打造了铁人鎧甲并成立铁人部队,在该年的七月挥军北伐。《台湾通史》另外还记载了「羊山海难」,但两本史书都没有关于日本资助军錙的记录。 我推了推鼻樑上的黑色胶框眼镜,继续翻阅了江日昇撰着的《台湾外记》。 江日昇《台湾外记》:「顺治十五年,戊戌,附永历十二年,成功调南北征各提镇舟师回厦。二月,挑选各提督壮勇者为『亲军』,厦门港筑『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斤石力能举起遍游教场五千人。画样与士官冯澄世,监造坚厚铁盔、铁鎧及而两臂、裙围、铁鞋等项,箭穿不入者。又製铁面,只露眼耳口鼻,粧画五彩如鬼形,手执斩马大刀,每人月给餉银三两,有功者,擢为营将。令左虎卫陈魁统之。」 (与另外两本史书记载的一致。永历十二年二月郑成功准备北伐,于是着手建立铁人部队。) 江日昇《台湾外记》:「…遂大整兵船,以中提督崇明伯甘辉为前部先锋,统左虎卫魁『铁人』五千,护卫兵一万,…兵四万,为合后,号称舟师一十万眾,航船北上。…」 (铁人部队参与北伐!) 江日昇《台湾外记》:「顺治十六年,己亥,附永历十三年六月,陈魁统铁人逼栅,守银山将见之,骇然不敢出战,惟齐射之,箭不能入铁人冒死而进,栅遂破…。」 (铁人部队建功!该不会郑成功就是利用日本资助的军錙打造了铁人装备吧?或者说郑成功从日本那里获得的军需就是铁人鎧甲?) 我把《台湾外记》有关郑成功逝世的那段记载指给毓璇看。 江日昇《台湾外记》:「五月朔日,成功偶感风寒。但日强起登将台,持千里镜,望澎湖有舟来否。初八日,又登台观望。回书室冠带,请太祖祖训出。礼毕,坐胡床,令左右进酒。折阅一帙,輒饮一杯。至第三帙,叹曰:『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以两手抓其面而逝。」 毓璇边看着原文记载,我边补充说: 「我还看过有的史书说是『自斫其面而死』或『囁指而死』,『斫』就是以刀斧砍削。不论那种说法,都指明郑成功是自残而死。我个人是比较倾向『自斫其面而死』啦!因为不论咬手指或抓脸皮,是会受到伤害,但应该不致于造成死亡,所以比较可能的是拿刀剑朝脸砍刺自杀。我认为这个说法比较可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史书记载郑成功死亡之后,他的亲信马信以红缎为他覆面。一般人死亡不都用白巾覆面吗?只有高寿而终者才会覆盖红缎,但郑成功才三十九岁就自杀身亡,不可能覆盖红缎。所以我猜马信是为了掩饰脸部血流如注的伤口,才以红缎覆面的。唉!会用这么激烈的手段自残,难怪有人认为郑成功逝世前可能精神状态异常。除了郑成功本身的刚烈个性所导致之外,也可见当时郑成功一定遭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打击。至于他登台观望是否有来自澎湖的舟船,大概是在期待郑经来台吧!」 「郑成功遭遇了什么打击?」毓璇问。 「从荷兰人退出台湾到郑成功逝世这短短一年之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北京惨遭凌迟处死、永历帝在云南被吴三桂所绞杀、数万名吕宋漳泉移民惨遭马尼拉西班牙总督屠杀、儿子郑经与弟弟的乳母通姦乱伦,每一件事都打击得郑成功几乎要心智崩溃。」我说 《台湾外记》对细节描述得很详尽,不像其他史书言简意賅。举例来说,《台湾外记》明确写出郑成功是「两手抓其面而逝」,但《台湾通史》就只简单记载「遂薨于路寝」而已。另外,像是我现在正翻到的这段记载,更是描写得有如小说情节,其中写道: 「锡范…随密向国轩谋曰:『监国乃螟蛉子,安得承继?』…国太曰…以监国乃李氏子,非郑家真血脉耳!…」 这几句话点出一项阴谋,就是何昊雄教授昨天早在开元寺提到的「锡范阴谋弒克臧」。郑经逝世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