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16节 (第3/3页)
是读书人想要实现政治抱负的最佳途径。 正在神游,忽然听赵伯伯喊了他一声。 怀安吓得往后退了半步。 “你也不要干看着。”赵淳板着脸道:“引以为戒。” 怀安点头如捣蒜:我很乖,别打我,而且……我还写不出这么复杂的字。 做人嘛,菜一点也没什么不好。比如他现在还在练“大、小、人、天、火”这类简单的字,多是对称结构,怎么写也写不成反的。 赵淳点点头,负着手出去了,只留下哭成泪人的赵盼给怀安去哄。 “傻孩子呀!”怀安学着大人模样,叹了口气道:“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赵伯伯,是因为看雕版看多了的缘故。” 赵盼摇头,甩出几颗泪花:“万一他不让我再去书坊,怎么办?我以后写字时小心一点就好了。” 怀安:…… 赵盼是真心觉得创办这个童书馆特别有意义,其实就算他说出实情,赵淳不一定反对。知县有教化一方百姓的职责,赵淳又重视学风,民间刻印发行高质量的蒙书,恰恰证明了安江县地灵人杰,文运昌盛。 可是赵盼还小,哪里懂得这些,唯恐父亲一怒之下将他关在家里读书,他就做不成这件事了。 怀安安抚好了赵盼,天色将晚,拒绝了赵老太太和赵婶婶的热情留饭,便要回家了。走到院子里遇见从前衙回来的赵伯伯,恭恭敬敬的道了一声告辞,窜的比兔子还快。 带起一阵风,将赵知县的袍角都掀了起来,他无奈摇头:“这孩子……” 怀安离开后,赵盼觉得父亲当着好友的面打他,丢了面子,躲在屋里不肯出去。 赵淳亲自到厢房去,“笃笃”敲了两下门,沉声道:“吃饭。” 赵盼一边赌着气,一边又片刻不敢耽搁,开门去堂屋吃饭。 …… 怀安终于领教了雕版印刷的效率——真是慢的令人发指!两位掌柜轮番催着刻板师傅修改雕版,紧赶慢赶,终于在月底见到了样书。 怀安拿到样书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套活字印刷工具,纯铜的,印的又快又好!” 沈聿十分惊讶:“你还知道活字印刷呢?” 怀安忙托词道:“工匠们聊天时我听了一耳朵。” 沈聿对妻子道:“看来由着他折腾,还有意外的长进。” 许听澜正在看样书,说是书,其实是一本卡纸做成的小册子,只有巴掌那么大,用木质活扣装订,封面“图说千字文”五个字是赵盼的笔迹,稚拙可爱的正楷。 与普通书本不同之处不止于大小,还有可以拆开的活钉。拆开后就是一沓卡纸,可以分别背诵。 “还真不错呢!”许听澜夸赞道。 “是吧是吧!”怀安来了精神,铺开一张宣纸,像个小狗腿子一样给老爹递笔:“您帮我写一条腰封,就盖您的私章。” 沈聿显然不明白“腰封”是什么东西。 看着儿子热诚的目光,又不忍拒绝,疑惑地问:“可是作一篇序?” 怀安摇头:“不是,是一条细长的纸,包在书中间的位置,买回去可以当做书签。” 后世的图书出版,几乎是“无书不腰”,请名人写推荐词,更是一种营销手段,变相广告。虽然遭到不少读者口诛笔伐,却依然“长盛不衰”,足以说明它的有效性。 “推荐词我都想好了,您就写:关注幼儿启蒙教育,别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沈聿:…… 幸而他理解能力强,很快明白了怀安的意思,并高度概括,做出如下总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怀安显然不甚满意,不过求人办事嘛,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于是千恩万谢的拿着字去了前院,命长兴送去书坊,并按娘亲的提议,先印五千本,定价三钱,往各大书店铺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