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遗梦_挥师北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挥师北伐 (第1/3页)

    上话说道:蒋中正要求共产党退出黄埔,周翔宇与付其参离开广州,汪兆铭辞了主席职位去法国,陈华伟本想为其鸣冤,得知楚书甄怀孕,为求平安去了上海,于先词带着妹妹与之告别。

    两个人站在高台上,他们望着校场上密密麻麻的军队,无数青天白日旗被人举着在风中摇摆,其中一个人向前两步,他背着手大声喊道。

    #陈博术叶挺独立团已先行从肇庆开赴湖南!今日!全体官兵在此誓师!

    所有人都抬着头望着站在高台上的几人,陈博术深吸一口气,他眼中闪着光接着喊道。

    #陈博术百姓难,这些年来一天安稳日子没有度过,他们急切的盼望着一个统一的政府来管理国家。而以帝国主义为首的反动军阀不断阻挠着我们,这些军阀对内压榨百姓,对外出卖国家利益!

    蒋中正站在他身后笑着看着他,陈博术抬起手指着台下,他的手指来回划着,接着喊道。

    #陈博术这些人口口声声尊重孙先生,实则实行着帝制,专制思想,纵观我民族十余年来,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徐世昌,吴佩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毁坏着这片土地!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北伐,我们因什么而存在……

    #陈博术中国国民党最终目的是什么,秉承三民主义,消灭反动军阀,收腹租界,消灭帝国主义,废除中国一切不平等条约,咱们的拳头要硬,把那列强们打回谈判桌前,让他们重新拟定以尊重平等为原则的条约,所以我们国民政府今日之目标便是统一!统一!

    #陈博术中国这些年来,几乎遭遇了世界各国的蹂躏…我们没有屈服,成为他们的附庸,所以军阀是一定要被打垮的,只有统一,我们才能继续强大!跟我宣誓!

    蒋中正走到陈博术身边,陈博术一下抬起手攥成拳头顶在头侧,随着蒋中正举起手,所有军队齐刷刷将手举起,陈博术的嘴巴一张一合着。

    台下的士兵的声音如同惊涛拍岸,声若洪钟。

    “不叛党!爱人民!秉持三民主义!为国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统一政府建设万岁!国民革命成功万岁!中国国民革命军万岁!”

    陈博术紧攥的拳头微微发着抖,随着他的手缓缓落下,蒋中正瞪大眼睛一挥手,他的嗓子破了音,厉声喝道。

    #蒋中正出征!

    青色的天空中浓云滚滚,一道道白色的光芒从黄色的云朵中扎出,一双双军靴踏过枯黄的草丝,沉重的脚步声响彻天地之间,空中的青天白日旗泛起波浪,一队队士兵向着远处走去,每个人的目光里都透着坚毅,头顶的军帽中央的白日标在白光照耀下格外明亮。

    一个人站在走廊之中左右看着,一个人的脚步在走廊之中快步走着,他缓缓抬起胳膊,手指伸开,站在走廊中的那个人依然左右看着,一只手掌在黑暗的半空中微微发着白光,那只手掌一下拍在站在走廊中的人胳膊上。

    那个人一下转过头看向身后,身后却空无一人,他缓缓扭回头,只见一个人站在他面前笑着望着他,那个人缓缓开口说道。

    #陈博术我和校长说,你在总司令部当个中校参谋实在太屈才了,你于先词是天生文武双全的军人,这出谋划策,指挥打仗那是样样在行,校长同意你去补充军第一师第三团当团长,你的新师长叫严重。

    于先词望着陈博术,他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能点着头,陈博术一挑眉,他抬起手一揽于先词的肩膀开口说道。

    #陈博术不要太顾及什么,我很早就和你说过,校长爱才,作为校长的身边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革命事业以及为校长揽收人才,所以你不要感激谁,真要感谢就感谢我们的校长是个英明的领袖。

    陈博术眼中闪着光,他缓缓将一扇门推开,只见房间中站着一个人,那个人听见开门声,他缓缓侧过头,于先词愣愣地望着他,陈博术开口说道。

    #陈博术校长说此人将来必定是一员大将,白同志在惠州城勇猛无比,背尸体,带领连队率先登城插旗,现升任营长,在你麾下继续建功立业。

    白复成转身面向站在门口的于先词与陈博术,窗外一缕缕白光模糊了他的侧脸,他微笑着抬手一敬礼大声喊道。

    #白复成谢二位赏识之恩,白某感激不尽!

    几个士兵站在阵地上抽着烟,他们说笑着,突然间,远处一点红光亮起,随着几声枪响,几个士兵一下倒在地上。

    一队队士兵手中握着一杆杆长枪,他们大步冲向北伐军的阵地,一串串枪声连绵不绝地在耳边炸响,几个北伐士兵连枪都没来得及拿,他们四处奔走着,他们大声喊着。

    “王军长呢!王军长去哪了!”

    随着几个士兵一拉手雷,轰得一声,阵地上那些慌了阵脚的北伐士兵直接被炸飞出去。

    无数双脚步直冲冲向前顶着,北伐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倒下,火光冲天,四面的铁栅栏上挂着一个个尸体,四周的一切逐渐变成黑白色。

    一阵炮火炸起千层焦土,于先词靠在麻袋后,他手里握着一杆长枪瞪着眼睛,他不时一探头看向前方的城楼,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