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715节 (第2/3页)
就放心地交给几人了。 五人的棒槌不少,吕律估计,需要用到的华阴细辛不少,一时间弄不到那么多,跟几人说明情况后,暂时用炒米保存等都说了。 一番折腾,眼看时间还早,吕律干脆叫上几人,一起去了农场,各处转着查看适合种植林下参的地儿。 这事儿,对于吕律来说再简单不过,站到山头观山景,选着好的地方进去,再看看光照、植被、土壤、坡度等方面的情况,最后挑中了三个地方,尤其是靠近烂泥沟面朝东南的那一片山野,最让吕律他们意外的是,进里边转了一圈,还碰到个四品叶棒槌和一些小捻子。 都有野生棒槌了,足以说明条件上没啥问题了。 几人在雷蒙家里吃过午饭,在养殖场各处转了一圈后,才去找了响水溪林场场长聂景国。 打了不少次交道,吕律也没少给他好处,而且,吕律兴办的家庭农场数次登报,得到了极好的评价,连带着他这个场长也被认为在这事儿上做得很好,涨了不少脸,承包的事情,在使了一点钱劲后,很容易把那片地儿给包了下来,有四五百亩的样子,能种很多棒槌了。 而且,从聂景国那里也得知一个消息:不少地方,开始在推广林下参种植了。 倒是个好机会! 第833章 不断扩大的成效 既然是地方政策的推广,自然就有一些优惠政策。 聂景国这家伙也是老奸巨猾,之前一脸严肃的样子,愣是等到吕律放在桌上的钱不经意地装入他的口袋,才笑呵呵地跟吕律他们说了推广的事儿。 这让吕律有些无语,好在承包那片领地的费用没花什么钱,只要保证林木不被过度破坏就行,倒也很划得来。 话又说回来,种植林下参,要的就是那种原生态的环境,又怎么会去故意破坏。 林下参,又称为育山参,是人为地把园参的种子撒到自然的环境里,任其自然生长,不移栽、不搭蓬、不施肥、不打药、不锄草、不动土,至少十多年后才上山收取的半野山参。 其实,一开始指的是采挖山参时挖到的山参幼苗,弃之可惜,重新栽入山林,自然生长的人参。 不管怎么样,这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发展这事儿,能有效控制和减少毁林种参的面积,且能出产出具有野山参特点的无污染、高价值的高档人参。 也正是因此而得到推广。 走出聂景国办公室后,张韶峰忍不住骂骂咧咧:“看这老犊子刚才那德性,真想上前给他两巴掌!” “就是,明明他自己知道这政策,也在想着有人能找上门这么搞,非要憋着,拿到钱了才说出来,真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梁康波也有些愤愤不平。 “行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也没几块钱不是,事情办妥了就行。接下来考虑一下,咋弄才是正事儿。” 当过国营农场场长的雷蒙,他算是见惯了这种事情的,心态比张韶峰和梁康波要好得多,虽然他自己一向正直,对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不齿,但就这么个世道,处处讲的是人情世故,不随流还真不好混。 他自己在燕窝岛农场,不就是因为这方面的事情不上道而被各种针对吗。 现如今,他也算是看开了。 “事情也简单,把这片林地围起来,购买一批参籽,然后请人拿着根签子,在地上插个四五厘米深的小洞放入参籽踩紧了就行,或者弄一批小捻子来进行移栽,让它们在里边自然生长就行,别的就不用管了。” 吕律简单说了下操作:“这事儿,直接用小捻子移栽效果是最好的,用参籽种的话,出苗率和成活率比较低,但也不怕,到了明年春季,看出苗情况再进行补种也行。” “要不,咱们再进山一次,把那些老兆周边的三花、巴掌全都给弄回来……”张韶峰一脸满脸期待地提了这么个建议,谁都听出来,他这是一心想往山里跑。 “得了吧,那些山里的就让它们留着吧,咱们也得按参帮的规矩积点德吧,全拿了,山里可就绝了,不是啥好事儿。” 吕律摇摇头:“这动辄要长十多二十年的事儿,也不用那么急了,老爷岭带回来的那些灯台子有不少卖不上什么价,移栽到里面,再种上一些参籽就行了,等着慢慢长呗,反正一时半会儿,也没法指望靠它们赚钱。” 四五百亩的面积,也没多大一片,吕律纯粹是当成一种积累来弄,等到这些林下参能卖的时候,自己也该五六十岁了。 二三十年的林下参,长不了多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玩的就是个数量。 吕律也不想太过折腾,准备直接买参籽来种。也想看看,那些从老爷岭弄来的小棒槌最终能长成啥样。 现如今正是棒槌大幅跌价的时候,参籽的价格就更低了,投入不了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