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_盛唐小女官 第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盛唐小女官 第72节 (第2/3页)

绪。

    老妪抬头看去,发现是自家子侄。

    她朝对方点点头。

    中年汉子欢喜地引着她和三娘一行人入座。

    自从姑父去世以后,他姑姑就总一个人待着,别人和她说话她总不搭理,这次他们劝了好久都没把她劝出门,大伙心里都挺担心的。

    没想到郭少府居然能把她劝出来!

    中年汉子满脸笑容:“二郎要是知道姑姑你愿意来吃他喜酒,一定高兴得很。”他是新郎的二伯,也是张婆婆的侄子,自然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

    接下来张家人对待三娘的态度就更殷切了,直接把她的座次安排在最前头。

    不仅因为她的身份,还因为打心里感激她。

    第85章

    花大半天参加了一场完整的农家婚礼, 于三娘而言也算是种格外新鲜的体验。

    吃饱喝足,三娘便与郑莹她们一起骑马回城。

    中秋将近,一路上月明星稀, 萧戡喝了好几轮酒,都有些醉了,坐马上说要给三娘唱歌。

    一行人便踏着萧戡那鬼哭狼嚎的歌声归去, 萧戡那匹承载过迎亲重责的马儿忍不住时不时抖抖耳朵,似乎想把钻进自己耳朵里脏东西给抖出去。

    三娘听得乐到不行,等萧戡惊天地泣鬼神的醉歌吼完了,笑眯眯地说道:“那该轮到我了。”

    她也趁着微醺的酒意哼哼起新学的歌儿。

    郑莹虽然时常在县衙做事, 却从不曾在外头待到这么晚, 更没见过夜深人静时分悄寂寂的原野与山林。此时有三娘清朗悦耳的歌声相伴,茫茫的夜色瞧着似乎都不那么吓人了。

    众人且歌且行, 很快回到县城外。知晓是新来的郭少府回城, 守城门的人麻溜把门打开、恭恭敬敬迎她们入城。

    三娘多看了眼全程唯一一个认真查验她印玺的守卫,没马上说什么, 挥别萧戡一行人回了自己住处。

    一夜好眠。

    崔县令等人都从各自的仆从那里听闻三娘夜归的事, 还有人甚至已经知晓三娘昨天都在那张家村做了什么。

    崔县令屏退来通风报信的下人,摇着头笑了笑,心中不免感慨:到底是少年人啊,做事就是放纵肆意、不拘小节。

    左右县中也没什么大事,崔县令也没寻三娘过来说话。

    倒是三娘吃过朝食后找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份文稿。

    崔县令微微讶异。

    “郭少府坐下说话。”他客气地招呼。

    三娘也不拘着, 在崔县令对面落座,把手中的文稿呈给崔县令。她说道:“下官在城里城外转悠了两日, 有些粗浅的想法想和明府商量商量。”

    崔县令眉头一动,边接过文稿边询问:“都是县衙里一起办事的同僚, 谈不上什么上官下官的,郭少府但说无妨。”

    三娘浅浅一笑,颊边露出两个笑窝,为她平添了几分亲和力。她娓娓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只走了这么两天,便听闻县中有许多善人善事、能工巧匠。不如我们整合有唐以来蓝田县的情况撰写一本《蓝田县志》,详细记录县中的善男善女,以达到树立标杆、移风易俗的好效果。还有蓝田诸里的有什么能人异士、能工巧匠以及各种名产特产,也可以一并整理归整出来。”

    当然了,历任的县官也是要记录在案的。

    这样一来,作为《蓝田县志》的编纂班子,她们这批县官肯定是会列名其上。

    崔县令乃是世家出身,世家最看重什么?最看重的就是名声,最看重的就是面子,要是让他们觉得没面子,官他们都不当了,不稀罕!

    可要是能赚名声的事就不一样了。

    即便有再大的困难、要再大的投入,只要是于名声有利的事他们都愿意干。

    时人并没有修撰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