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世纪女继承人 第50节 (第5/5页)
人’,过一道手而已。 另一方面,就在于主日学校极尽可能地压缩了教学成本。所谓的‘学校’,大部分就只有一两个大礼堂一样的教室,教室内有阶梯,这样就可以坐足够多的学生,而前面的学生又不会阻碍后面的学生。 这样一间教室里,最多甚至可以容纳500个孩子! 这么多的学生,当然不是一个老师能教的过来的,但主日学校一间教室里一般还是只用一个老师。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小组长’制度,一般礼拜日当天,‘小组长’们会比普通孩子提早不少来到学校,老师会先教会他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这些‘小组长’往往是年纪比较大、头脑比较聪明、服从性较强的孩子,教会他们并不难。而等到其他学生陆陆续续到校之后,老师再开始上课。再上课时,老师往往不会管学生们学的情况,就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 这就像是填鸭,只管灌输就好,谈不到反馈。这很粗暴,却也是真的有效率。适应这套办法的人能以很低的代价学到东西,至于不适应这套的学生,只能说这个时代没那么美好,不到社会总体都认为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能因材施教的时代。 老师讲课期间,小组长负责维持自己那组学校的纪律,毕竟是人数那么多的教室,只要纪律有一点儿不好,课就没法上了。 等到老师教过,小组长就要发挥属于自己的作用了,主要是帮助本组学生巩固知识。教过的东西,他们还可以教,谁有不会的也可以请教,而且之后小组长还要以听写考试、抽背之类的手段确定本组是否过关。 原则上,只要小组长足够负责,上主日学校的孩子也是能得到基本教育的。其中特别天赋异禀的,也能脱颖而出,改变自己的命运。 本质上,主日学校的廉价靠的就是便宜,甚至无成本的‘小组长’。他们算是主日学校里的童工了,只不过是大家都很羡慕的那种——主日学校里做小组长,可没有工厂里那样的辛苦,甚至危险。即使报酬十分低,考虑到小组长的出路,大家也很愿意做这个。 小组长往往是主日学校里出类拔萃的学生,将来无论是得到推荐,有机会拿奖学金上正经学校,还是成为一个乡村学校的老师,又或者现实一点儿,至少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做技术工人的学徒时更占优势——都意味着自己的人生和父母会完全不同。 主日学校的学生人数是那样多,但像主日学校的学校,在这个年代终究是极少数,大部分学校在薇薇安看来都是‘小学校’。比起上辈子一些小型的补习学校,规模都要小了不少。 在这些学校里,无论是她以前上的‘夏普夫人精英女子学院’(100人不到),还是现在要上的‘北美林堡学院’(一两百人),都属于人数上很普通的那种。男子学校可能比女子学校普遍人数更多一些,但也不会多太多。 薇薇安说她们学校人少,只不过是一种源于上辈子的习惯。不过,也不能否认这话的真实性,一百多学生而已,就算人人都在这一天买文具,一条街上又能激起多大的水花?更何况不可能大家都来买文具的。 像薇薇安和罗拉,就属于早就提前准备好了的。而像她们这样的学生,在女校中是比较常见的。 “不是,绝大多数都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你没看到吗?有很多男孩儿。”罗拉将几个男孩儿指给薇薇安看。然而薇薇安并不觉得这是‘决定性证据’,一大家子出来给学生买文具多常见啊?他们也能是女学生们的兄弟呀。 “看到他们戴的帽子了吗?刚开学,很多人没穿制服,但已经戴上校帽了。那是附近‘圣安德鲁公学’的校帽,棕红色,侧面绣着白色玫瑰十字,挺好认的。” 经过罗拉一说,薇薇安果然发现时不时有戴同一种帽子的男孩儿一闪而过。 “听你这样说,那是一所公学喽?他们难道人很多吗?” 公学基本是提供中级教育的学校,但又区别于普通的中级学校。一般来说,能上公学的男孩儿都是体面人家的孩子,公学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摇篮了…可想而知,公学不可能太多,公学的规模也不会很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