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35节 (第2/3页)



    柳贺不得不又劝了吴中行与赵用贤一回,好在这两人此前允了柳贺,待张居正作出决断再行弹劾。

    毕竟弹劾也不差这一日两日。

    柳贺细细思索了一番,自己先写了一道奏章。

    这奏章不过才写了一半,柳贺便见张四维身边的中书怒气冲冲来到翰林院:“柳大人,阁老有事相请。”

    柳贺猜,张四维这时怕是已听说了,他并未如对方期待那般上门挽留张居正,相反,他直接劝张居正回乡守制去了。

    他不知张四维气的究竟是柳贺没按他的意思办事,还是说张居正真有了回乡的意向?若是如此,张四维应当高兴才是。

    到了文渊阁,在阁的却不只张四维一人,吕调阳也在。

    “泽远,我那日是如何与你说的?元辅于国事何重!你为何只为一己之心,而令元辅弃天子与天下百姓而不顾呢?”张四维一出声便指着柳贺痛责,“你且说说,你为何这般?”

    柳贺便道:“禀张阁老,圣人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下官不敢有私心,只是谨遵圣人之道罢了。”

    “你怎的如此顽固!”

    柳贺面上一副惶恐样。

    不管张四维怎么说,他只来回扯着圣人之道,张四维自然也清楚柳贺是在敷衍他,将柳贺反复痛责,骂得柳贺不敢抬头之后,他才轻声道:“泽远可知,元辅已有

    归意。”

    柳贺仍是没有抬头,心思却在这一刻转动了起来。

    吕调阳在场,张四维应该不会说假话,也就是说,张居正的确在他们面前表露过归乡守制的意思。

    “此次元辅若归乡,皆是你之过失。”

    “下官知错。”

    待见了吕调阳与张四维,柳贺才知,张居正今日进宫见了天子,并向天子荐了二人入阁参机务。

    其一为今礼部尚书马自强,另一人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

    若是张居正仍在阁办事,他自然不必一次性推荐两人入阁,此时向天子推荐人选,说明张居正的确是有归乡的意愿。

    京中一向没有秘密,柳贺刚才见过了吕调阳与张四维,张居正将归乡守制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众人于是都知晓,是柳贺上门将张居正说动了。此前京中还在传是柳贺在挽留张居正,眼下张居正确定回乡守制,众人才知柳贺那日究竟做了什么。

    刘台之事也是柳贺将张居正劝动,此次竟又是他来劝,众官员忍不住心想,这柳三元究竟是何样角色,竟有本事将元辅劝成?

    这可是满朝文武都未办成的事!

    翰林们自是分外激动,柳贺回翰林院时,众人皆是恭谨地朝他一拜:“学士辛苦。”

    翰林们可不管张居正于朝事如何重要,他们只知,他们为官学圣人之道,自然要遵圣人之言,从古至今,哪有死了父亲不回乡守孝的官员?若是张居正这特例走了,今后这些翰林们也不知该如何与他同在朝上。

    柳贺道:“此事乃元辅重孝心之故,非本官的功劳。”

    既张居正愿意走,翰林们弹劾他的奏章也不必上了,众人的话题不由转向了即将入阁的马自强与申时行身上。

    马自强与申时行都当过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与众人交情都不错,众人便想着,此番两人入阁,究竟该送些什么贺礼?

    且张居正若是归乡,首辅之位是否该轮到吕调阳了?

    不仅翰林们如此想,不少京官也是这般想的。

    然而,天子接下来的一封诏书却将众人猜测打住,诏书中是这般说的,张居正回乡全人子之孝道是应该,然而国事离他不得,因而张居正离京期间,朝中要事由京城快马传至江陵,且张居正离京三月后就得返京,如此朝事与孝道才能两全。

    吴中行与赵用贤也非要张居正守满二十七月的孝期,当年杨溥回家守孝,但因天子器重,依然令他到南京任职,但不管如何,杨溥至少是回了家的,张居正受了夺情之诏,却连京城也未迈出一步,在吴中行二人看来,此番作态着实是傲慢。

    即便身负圣恩,也不该如此蔑视礼法伦常。

    柳贺并未细听同僚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