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79节 (第1/3页)
“好奇 1,我推还没和小林合作过呢。” “哈哈哈这时候就希望来个类似《后宫》的剧本,能一下子塞几十个演员的那种。我推只是个小透明,当时面《后宫》没面上,她现在提起这事都很后悔。” “后悔 1,而且楼上你是面过《后宫》的,知道我家演员是什么情况吗?当时《代号11》剧组找过他的,可他经纪公司觉得这剧没什么大气候,给他接了别的剧,谁提起这事不气?我家演员现在还在糊剧里打转,一提这事就后悔得不行。” “想看的题材太多了,不过我已经发现了,只要是小林写的剧本,什么题材我都能接受。” “济啊,别偷懒了,快出来干活,看到观众老爷们期待的眼神了吗?” 弹幕话题越跑越偏,从演员机遇偏到了题材盘点,不过林济的每一部剧都被拿出来大肆讨论,结论是,演员只要能在林济剧里扮演重要角色,红是早晚的。 聂鸥分析了一下林济之前写过的剧本,有谍战剧、年代剧、穿越剧和宫斗剧,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个剧本应该不会重复。 聂鸥自己偏向悬疑探案类,她有年头没看到这一类型的剧集了。 大江卫视和青蓝卫视两家主力一线卫视很少拍摄这一题材,而星洲卫视每年播出的题材虽杂,却同样不青睐这一题材,悬疑探案类相对比较烧脑,这注定了它的受众很集中,虽然称不上小众,可和青蓝、大江卫视主流的题材相比,也不算是大众题材。 一线卫视不肯拍,二线卫视拍出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偶尔能出两部精品,绝大多数却只注重氛围渲染,力图把观众吓个半死,而推理逻辑——零。 不过聂鸥清楚,她不能对林济要求太高,在她心里,林济是很全能的那类编剧了,任何题材的剧本都能驾驭得很好,然而悬疑探案类剧本对逻辑的要求很高,案子本身必须很有吸引力,还要给观众刺激感。 至少,在一个案子破完之后,观众不会产生“就这?”的感觉。 想到这里,聂鸥默默打开平板,去搜古早的悬疑探案剧看。 在她小时候,可看的卫视没有现在这么多,卫视间的竞争也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她只要换一个频道,不管在播的剧她感不感兴趣,那些剧基本都是精品,现在则不同,她能把遥控器从大江卫视按到其他二线卫视,却找不到一部能让她提起兴致的剧集。 这几年她翻来覆去看林济的剧,《代号11》和《百归记》她看得最多,是为了陈橙看的,但只要《后宫》重播,她只要有空必然会停下来看。 她希望林济一年写一百部剧,精神食粮这种东西,当然要越多越好。 …… 参加完飞跃奖,林济继续闭关。 新剧他还没考虑好,林济的闭关,其实就是抱一堆闲书回来,挑上几本一坐一个下午,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没有林济不看的领域,有些内容他可能看过就忘了,但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内容自然而然会出现在他新写的分场里,成为完善分场不必可少的一块拼图。 最近天气很好,太阳照进窗户暖洋洋的,林济倒一杯热茶,偶尔转动一下自己生锈的大脑,只觉生活十分滋润。 他从发动机的制作原理研究到了早餐如何摆盘更精致,连中医的望闻问切技术也学到了一些。 偶尔马鑫嘀咕他,让他多出门走走,林济就转道去附近的图书馆,带上保温杯,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从开馆坐到闭馆,还能看几本杂志。 这天很巧,林济刚走到书架边上,就看到了贴着“剧作家”三个字的杂志盒。 他抽出一本看了看。 林济可以在和对手嘴炮三天三夜之后再欣赏对方的著作,这毫不妨碍,哪怕他觉得对方周身被弱智笼罩,可该看的文章和剧集他还是会看的。 打开杂志的那一瞬,林济多少还是有些期待的。 他经常泡编剧论坛,摒除那些酸言酸语的话,论坛里其实有不少很有见解的发言,只不过有人对创作的内容更敏感,而有人则侧重于某一题材的发展趋势,对业内的风向变动很敏感。 这个时代编剧类的著作虽然没有他上辈子多,但一些著作和观点却不乏深度,林济读了之后也觉得受益颇多。 可连看了再《剧作家》上发表的三篇文章后,林济顿住了。 他默默回到书架旁,把杂志盒归于原位,脸上露出了难以形容的表情。 他刚刚浪费了足足半个小时的生命,去看一些完全不知所云的理论。 林济可以很客观地说,发表在《剧作家》杂志上的一些观点,甚至不如编剧论坛的讨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