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_第十六章凝聚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凝聚力 (第1/2页)

    如何增强光复军的凝聚力、向心力,如何使光复军能吸引那些老百姓争相来投,这个问题许汉青始终在考虑。

    如果你向那些老百姓承诺,如果打跑了鞑子,你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好工作,比种地要好百倍。在当时肯定被老百姓当作疯子来看,这就是时代不同,产生的思想上的差距。大多数老百姓的梦想还停留在“三十亩地,一头牛”这样一个阶段。

    虽然知道大量独立的小自耕农不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自然经济的产物,它固然可以保证大多数农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种,但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限制了分工,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工商业的兴起,将中国社会牢牢的捆在自然经济之中。而且,这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集中的趋势,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而每一次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几乎都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与破坏。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上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朝代开国时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数百万个小自耕农;经过上百年日积月累,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丧失税源,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挺而走险;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政府崩溃,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

    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许汉青感到了自己的无力和渺小,超时代的东西可以拿出来,超时代的思想却不能被接受,他只能一步步地试图去慢慢影响。

    荣誉证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巴掌大的一块铜牌,刻着姓氏,名字。有这块牌者,见官不拜,地位和儒生等同。在一向重文轻武的大宋,何时有过这种好事。凭着这块牌子,退伍后还可以得到三十亩自己的土地,即使牺牲了,对于他的家属,也能得到同等的待遇,这对大部分的人,诱惑力是相当大的,这可是一个农民一生的梦想啊。

    好在现在的江南被蒙古人破坏得面目全非,就象一张白纸一样,光复军多是许家的族人或是招募而来的,又少了朝廷的羁绊,所以可以让许汉青随意勾抹。

    一块小小的铜牌让那些原来是宋军、新附军、农民聚集在一起,他们不再为了那个在海上漂泊的南宋行朝而战,也不再是为了那个什么虚无缈渺的忠义而战,他们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妻儿,能过上好日子,能不做四等奴隶,为自己是个男人而战。最朴实的目的却焕发出了最强大的战力。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个光复军的士兵只要身体健康,能举起石锁就行。而对于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许汉青也让他们的特长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会捉蛇的就让他们收集蛇毒涂抹在箭头上,会驯化野兽的就让他们训练信鸽和会追踪形迹的猎狗,一些反应机敏,能说会道的则编入了谍报组织,经过训练后,化装成道士、和尚和商人,奔赴到北元占领的各个地方,收集情报,散播谣言,制造混乱。

    宣传,大力地宣传,派出的宣传队把光复军的各项政策传向占领的村村寨寨,又通过流动的人口传向远方。

    光复军在许汉青全力的指挥下,象一架巨大的机器,全速地运转着。

    “许大人,您所制定的这些政策与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