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7节 (第2/2页)
的时代。 孔丘长长地叹了口气。 霍善就是在孔丘叹气的时候过来的。 他屁颠屁颠跑到孔丘面前找人家聊起天来。 主要跟孔丘聊起他家“私淑门生”孟子舌战群雄的事。 所谓的私淑门生,指的是孟子曾表示“很遗憾我没机会给孔子当学生,在我心里孔子就是我的老师”。 这种隔空拜师的说法到了李时珍所在的明朝被推而广之,有些无耻之徒巴结朝中前辈时一见面就执弟子礼,效仿孟子说自己是对方的“私淑门生”。 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行为和张口就认爹没什么区别! 当然,孟子肯定不知道后面会有无耻之徒扯他的话当虎皮。 孟子只是挥舞着孔门大旗逮谁骂谁、力战百家罢了。 你们孔门弟子这么武德充沛,也不知到底像谁! 孔丘:“……” 孔门祖师爷不说话,孔门祖师爷表示自己是以理服人的正经学者。 霍善给孔丘讲起孟子的拉踩行为—— 杨朱讲究“为我”,别人说如果拔他一根腿毛可以造福天下,问他愿不愿意拔,他居然不愿意!太极端了,谁能做到一毛不拔一毛不取? 墨子讲究“兼爱”,就算只要能造福天下就算累到秃头(摩顶放踵)他们都愿意去做。这同样太极端了,谁能真心实意甘愿为天下秃头! 还是我们儒家好,我们讲究“执中”,中中间间好,中中间间大家都能做到,中中间间不走极端才是最妙的! 孔丘:“……” 孔丘伸手摸摸霍善的圆脑壳,语重心长地说道:“他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能不秃头,还是不秃头的好。何况摩顶放踵的意思真的不是秃头……这谁教你的?” 霍善立刻转头看向旁边的李时珍。 李时珍一脸心虚地转开眼,不敢吱声。 我一科举落榜生,解释起经义来自由奔放一点不是很正常吗! 第226章 墨家出现那会儿, 墨家子弟大多数都是底层人士,所以它的愿望是非常淳朴的,希望拥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希望减少厚葬以及奢靡之风。 在他们的观念里面, 就连王公贵族斥重金搞什么音乐都是很离谱的事, 他们从未享受过这些东西,所以提出“非乐”“节葬”等等想法。 这也是墨子自立山头建立墨家的原因:一开始墨子也曾怀着对学问和大道的憧憬学习儒家学问, 只是越学越发现儒家之中有许多自己无法苟同的观点。 墨家也曾有大绽光彩的时刻, 可惜那光彩是短暂的。自秦汉以来墨家又重归底层, 要么成为被朝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游侠,要么进入“百工”之列。 “百工”这些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的职业, 在秦汉时期与倡优、医巫、商贾等等行当一起沦为“非良家子”, 大抵是因为这样管制最方便。 霍善挺想光扬墨家的, 可惜暂时没什么头绪, 所以他才积极找孔丘聊天儿。听说孔丘可是圣人、素王且神而先知,肯定会有非常好的办法对吧! 孔丘听得一阵沉默。 他本人确实一直挺有自信, 经常在弟子面前吹嘘说“谁要是肯用我,三个月就能看到成效”或者“给我个机会, 我肯定在咱这边打造出一个‘东周’”。 但, 他什么时候神而先知了?他一直都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终身都在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哪里会宣传自己不用学习就什么都知道? 霍善积极地和孔丘分享:“董仲舒说的。” 他是在司马迁给他们讲课的时候听了一耳朵,董仲舒是司马迁的老师, 他为了提升儒家的地位, 通过上百篇文章重构了《春秋》的内容和孔子的形象。 董仲舒的悉心创作, 成功让孔子成圣、成王、成神! 而儒家也成功成为了统治者十分趁手的统治工具,一代代中原王朝统治者爱不释手地用了它将近两千年!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被注解过百八十遍。 李时珍听到这个他很有发言权的话题, 还凑过来给孔丘讲述他在历代王朝受封的职位。虽然孔丘生前求职总不成功,但是每个朝代的皇帝都要把他家后人扒拉出来,代替他来把新王朝封给他的荣誉职位给领回去! 就是吧,明末你们孔家有的后代也太不是东西了,其中有个居然主动投靠满清迎清兵入关,并且剃发剃得老欢,这会儿倒是不说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了! 别说孔丘这个老祖宗了,他这个外人听了都生气! 孔丘更沉默了。 并不是很想听自己这些混账后人都干了啥。 两千年后他人都没了,还怎么为子孙后代负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