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8 随国摇摆 (第1/2页)
和老弟陈安不一样,陈奎还要负责后勤补给,从白邑渡河前往黄城,在黄城再组织车队牲口队壮丁队,这些都要全程盯着。 完成这些之后,如有必要,还要亲自前往大别山区附近跟主力部队接触,从李解那里获得第一手的命令。 看着老弟天天在白邑跟糟老头子吹牛逼,陈奎那是相当的羡慕。 好在事情很快就会出现转机,因为上将军命令,藏匿在新蔡的沙伯哼和贾老哥,可以回来了。 新蔡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目前的战术目标,就是楚国斗氏。 盯着淮上乱战的,绝对不只是楚国,周围一大圈的国家、部落、城邑以及奇奇怪怪的组织,都在盯着。 随国、唐国现在还很忐忑,之前跟着李解殴打宋国,那是因为千里万里有个名声,挺好。 现在李解一路殴打到了淮上,打到了随国、唐国的家门口,那就感觉很不爽了。 所以偷偷地跟楚国合作一把,也是正常心理。 然而随国国内,高层也是心惊胆颤,不知道该继续下重注还是赶紧抽身。 楚国原本和淮上列国的天然分界线,就是大别山外加随国、唐国,现在李解东来,高得风大雨大,两国心惊胆颤是一定的。 祭出“驱虎吞狼”之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但判断出现了失误,谁是狼,谁是虎,不好说啊。 之前想的,就是楚国体量大,就算现在虚弱,可底子厚啊。李解远道而来,又是孤军在外,加上后方因为大洪水断绝,这完全就是扑街仔的样子。 可他娘的谁知道是小强啊。 上来一通老拳,直接三战三捷打爆楚国在淮水两岸的据点,活捉州来大夫,阵斩斗氏精英,这事儿简直就是玄幻。 现在更是水淹新蔡,直接逼迫蔡侯巡视平舆、上蔡,等于说蔡国都邑就成了没有总指挥的前线,万一玩脱,这蔡国绝对损失惨重。 面对这种情况,随、唐两国,现在真的是有点纠结,超级担心李解知道他们背地里跟楚人勾结。 “诸君有何良策?” 随侯眉头紧锁,他年过不惑,鬓角微白,很多时候做决定,已经不再跟着感觉走。群策群力,才是随国现行的规则。 当初“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国策,基本没什么卵用,姬姓过之间的互殴,只怕比外姓国仇杀还要频繁。 作为曾经的抗楚前线,没有了周天子以及中原霸主的支持之后,随国的力量已经每况愈下,加上周围的小国陆续被楚国吞并,整个随国,全靠拉拢唐国和淮上列国来共同抱团取暖。 正所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列国并不是不懂的。 随国、唐国要是完蛋,淮上列国也要完蛋。 只是之前的逻辑,是默认楚国爆发,一路平推,然后翻过大别山,大杀特杀。 现在出现了一只幺蛾子,他娘是反过来的,先在大别山的另一边妲莎特膳,然后一路平推,把楚国势力彻底拔除,然后威加淮上,进逼随、唐。 还是“唇亡齿寒”的道理,淮上列国要是完蛋,他们随、唐两国,也得跟着完蛋。 “细作传来消息,李解已经不在白邑,而是率部进入西关!” “如此说来,可是李解欲死守大别山,同楚人鏖战?!” “若是常人,必是坚壁清野,耗死楚军。” “君之意,莫非李解不会如此?须知道,逼阳之战之所以李解战而胜之,正是因为高墙林立,军寨坚固。” “此一时彼一时。” 有人立刻反驳,“彼时逼阳之战,李解‘结硬寨以御宋国’,真正决战,还是在野大胜。此人用兵,不类天下名将。时人皆以为如是,彼未必如是。” “然也。” “所言甚是……” 随国一众卿士都是连连点头,李解在他们这里,是相当奇葩的一个研究案例。只是他们的关注点,都是在李解的技战术上,并没有从头研究过。 跟李解接触最久,感触最深刻的国君,只有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