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一开,在线种田_直播一开,在线种田 第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直播一开,在线种田 第63节 (第1/2页)

    这是方老大工作用的大桌案,此刻上面丢满了近十几张纸,有些上面画着图案,有些则写着文字。

    方大嫂端着两碗面进来时,竟没一个人注意到脚步声,还在讨论着木工方面的事情。

    在方老大看来,严之默绝对是个好主顾。

    给钱大方不说,还经常邀他设计各种新鲜东西,磨炼技艺的同时,还让方老大燃起了久违的热情。

    要知道他就是个村里的木匠,平日里打的最多的就是农具和家具。

    乡野人家,条件有限,也用不起什么复杂的样式。

    久而久之,他已经有些麻木,空有一身好手艺也压根没处发挥。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他的烦恼已经从才华无处施展,变成了才华有限,跟不上严之默的想法。

    “严童生,你想加一个可以自己旋转的展示台……是什么意思?”

    方老大手里提着标记木料用的炭条,闻言指尖都顿住了。

    严之默认真道:“我知道有点难,但存不存在这种可能,比如设计一个机关,连一个踏板或者风车什么的,我想把香水瓶子放在圆台上,转起来会显得很好看……”

    方大嫂在后面听了一耳朵,惊讶地撇撇嘴,感叹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成日里来定做的东西,当家的干了半辈子木工都没见过。

    “当家的,严童生,先吃口面垫垫吧,午时都过了。”

    两只碗放到桌上,香气飘来,两人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腹内空空。

    方大嫂分了两双筷子,又添了碟泡菜,对着严之默笑道:“严童生,你今儿一直没回家,方才灼哥儿还托二娘来问呢,我说你忙着,她瞧一眼就走了,眼下已经回去传话了。”

    她做的两碗面都加了鸡蛋,她家因方老大的木匠手艺,算是富裕的,一日几个鸡蛋完全吃得起。

    给方老大家是因为当家的辛苦,自然要补一补,给严之默加,则是因为他几次三番定的东西,可是让家里挣了几十两银子,多吃个鸡蛋罢了,又有什么关系。

    在村子里去别家吃饭,面里能有鸡蛋就算是很好的待遇了,严之默看在眼里,尝了两口,夸了方大嫂的手艺。

    又听姚灼担心自己,让方二娘来看过,便道:“下午我家若是还来人,嫂子你便帮我说一声,天黑前我一定回去。”

    方大娘自然应是。

    下午,两人因说得口干舌燥,足足喝了三壶水润喉。

    严之默不仅在方老大这里定做了两个要求精细至极的展示柜,还又定做了一些现成的礼盒包装。

    有针对单瓶的,也有针对套装的。

    此外,琐碎的小东西也有不少。

    比如双层的沥水皂盒,他打算到时当做香皂的赠品,或是加一点钱就可以换购。

    比如用于试香的木片,上面要刻上“严灼记”的logo。

    还有一些东西是方老大这里做不了的。

    例如严之默上一世偶尔看到古装剧的片段里,里面的后妃会用一种玉石做的滚轮来美容。

    但来到这里后,他还没有在各类店铺中见过。

    他打算也去找地方少量做几个,专门提供给专柜的高端大客户。

    直播间里的观众看着主播的生意经,不由地纷纷感慨。

    【这套营销手段放到这里用,简直是妥妥的碾压】

    【我可太懂这种心理了,为了定期更换的定制赠品,我也会去专柜找机会消费一下】

    【警惕消费主义陷阱!哦是默宝做的陷阱,那没事了(闭眼跳坑)】

    【主播可以每月找一天去当限定柜哥,保证那天生意爆炸好(狗头,jpg)】

    这些东西做起来都没这么快,严之默给了方老大一些加急费,希望他帮自己赶下工。

    临走时,光定钱就付了十两银子,主要是那两个专柜太费木料和脑细胞。

    等到了家,姚灼带着九月和十六迎上来,带给严之默众星捧月般的待遇。

    “怎的去了这么久,午饭可用了?晚上我依着你上次的方子,做了点腊肉焖饭,给你盛一碗尝尝。”

    严之默左手一只猫,右手一只狗,中间还有一个小夫郎。

    一行人挪到堂屋里,很快就飘出了一股饭香。

    腊肉的油脂令每一颗米粒都晶莹发光,而点缀其中的青菜中和了腊肉的咸与腻。

    严之默的饭量比先前大了些,吃了足足一碗,又喝了碗鸡蛋汤填缝。

    饭后闲话时,他对姚灼说了自己定下“严灼记”这个名称的事情。

    姚灼摸十六的手一停,实在是把两人的名字糅合在一起的方式太过直白,任谁听了都会反应过来。

    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十六凉丝丝的耳朵,脚下的筐子里,九月哼哼唧唧地叼着一根骨头在磨牙。

    严之默对此还自有一番解释。

    “其实最简单的,便是叫‘严记’,但我毕竟还有个大哥在,以后他若借着这个名号出去碰瓷可就麻烦了,何况你我夫夫一体,合该体现一下。”

    他似乎对此很是满意。

    “我想来想去,还是这个名字既浅显好记,又有纪念意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