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_分卷阅读17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0 (第1/2页)

    复旦兮”的名句。“复旦”二字,其一取旦旦努力,振兴中华之深义;二取“复我震旦”,反鞑爱国之意志;三取光辉绚烂,自强不息之意。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复旦附中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亦延续复旦大学的校训,其出自,意思是广泛地学习,专心至志地探求真理;详细地寻求,联系当前实际地思考。

    复旦附中,是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是一所受上海市教委和复旦大学双重领导的高级中学。

    学校创办于1950年,并被评定为市级重点中学。学校还与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中等和高等学校有广泛的联系。

    但这些光鲜的说词似乎完全不能说明,这所极具自身荣光的学校。

    但凡是国内“著名”高中的毕业生都会有属于自己学校的自豪感,越好的学校就越是体现为优越感。比如苏州中学毕业的学生总说他的高中历史长、底蕴厚;上外、南外的学生也许会说他们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留学环境;京城四中的也许会说风骨,而福州一中的会说他们超前的素质教育和社团活动。

    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精气神,却不能局限地归为某一种某一类,或者用官网上的“办学特色”笼统地概括去了。而每个人的高中体验各不相同,就算是同班的同学获得的也能大相径庭。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复旦附中给予的可感知的独特精神很多,大概归纳于“附中人的情怀”或是“附中人的骄傲”之类——不是苏中、上外、四中、福一人的,而是独一无二的附中人的情怀。用附中男神语文老师冰哥的话说就是:“他们不说自己的初中是哪里,不说大学是哪里,却偏偏说我高中是复旦附中”

    作为复旦附中2010届人文实验班的一名普通学生,即将毕业的王鸥想到和附中有关的一切都不再属于他,他并不惶恐,却也无比哀伤。

    每个复旦附中的学生都是骄傲的,这些人里面,有能在海外模联拿BD的,去美国的飞机上把一本砖头厚5号字体的英语的法典看完的人。有篮球打的能进CBA成绩在年级前列然后出国做按摩师的全才;也有理科班高二就因为金奖保送清华,因为单纯想看看自己偷东西会不会被发现然后被发现后取消保送,高三再拿一个金奖去北大的神经病。

    曾经有上海高中的学生在GG空间里说,如果考不上同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上海高中毕业的。复旦附中的看到了嗤之以鼻,复旦附中的学子们,目光从来不仅仅在国内,而是方眼全球,常春藤或者剑桥、牛津甚至帝国理工才是他们的起步。

    这些人都是复旦附中的管中一斑。你看他们现在的成就,就可以想象多少年后他们的不平凡。

    而这座学校也是骄傲的,大概是全华夏唯一一所高中会在高考前倒数第二个礼拜,拿出两节本来用来考试的课,让高三学生去听葛健教授讲华夏的起源。

    开学典礼上黄于封说,你们要做人,国权路383号的人。

    大部分复旦学子觉得这是一种荣耀,是一种约束,也是每个复旦附中学子一生所要追求的境界。

    程晓羽就读这所学校的时间太短,并不理解这所学校的深厚的底蕴和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自傲。所以他这些日子的不回应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