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南北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南北之战 (第1/6页)

    第六部仁者有敌

    第一章南北之战

    大秦天王苻坚,先后攻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北方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疆域东起今朝鲜半岛东海岸,西至今帕米尔高原,北达今贝加尔湖北畔,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达到了强盛的顶峰。

    然而,在苻坚心里,还有一桩心事未了。那就是,处于东南一角的东晋一天不被征服,大秦天王就只是北方的天王,不是全国至尊。人生得意须尽显,实力不彰显,犹如锦衣夜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就连“静”字里面,也藏着一个“争”字,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强如苻坚也不能免俗。

    373年,前秦军攻占了东晋的梁、益二州,即今天的陕西汉中和四川成都,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

    两年后,苻坚派其子苻丕和前燕投降的慕容垂,率军十余万攻东晋军事重镇襄阳。

    守卫襄阳的东晋守将叫朱序。名字很熟?对,就是前文所叙过的,桓温北伐,在林渚(今河南新郑县东北)一战击败前燕军表现出色的先锋大将。

    襄阳,东晋门户,地势险要,朱序率军死守,甚至多次主动出城作战,屡败前秦军。

    城被围,能坚持一年已是很罕见。一年后,朱序部将开城降秦,朱序被擒。苻坚爱其才,重用之,这也为自己的败亡留下了祸根。

    襄阳城破,苻坚雄心勃勃,征服偏安江南的东晋的时机到了。然而,根据波克定理—只有在争辩中才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决定,还是征求一下群臣的意见吧。以下是大秦南征讨论会会议记录:

    时间:382年

    地点:长安,太极殿

    主持人:大秦天王苻坚,44岁

    苻坚:现在出兵东晋统一南北的条件已成熟,根据有二,一是北方已定;二是兵精粮多。粗略估计了一下,受我们调遣的军队共有约97万。

    太子左卫偕大臣石越:不可,一是依星象之见,今年不宜南下。二是晋有长江天险,汉人们又视司马氏为正统,民心所向,故不可轻举妄动,不如先固守国力,静待其变。

    苻坚: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废话。星象之事你也这么信?至于长江天险嘛,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三国时的吴王孙皓,哪个不是拥有长江天险,最后还不是被攻灭?咱们这97万大军,每人把马鞭投到长江,都能使其断流。

    秘书监朱彤:我同意皇帝的意见(紧跟领导,最领会领导意图的永远是领导的秘书)。

    苻融(苻坚弟弟):石越说得对,一是从星象看,南征不符合天意不顺;二是晋虽偏南东南,但上下安和没有内乱,也没向我们挑衅的行为,无机可乘也师出无名;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多年征战,刚完成北方的统一,士卒疲惫,人民厌战。再说,我们完成的统一仅是形式上的统一,被征服的鲜卑、羌、羯等贵族也未必就诚心臣服咱,南征应缓图。

    苻坚:你说得跟石越差不多。

    苻融:我们的意见皇上可以不听,难道连丞相王猛临终不可图晋的遗言也忘了吗?应提防投降的鲜卑、氐族等贵族,而对东晋不可轻易动武。

    苻坚一愣,王猛的临终遗言立即回响于脑海:“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所以,古来明君圣王深知创业守成之不易,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苻坚若有所思片刻,撇了撇嘴:算了,讨论会结束,我自有决断。

    会后,苻坚又征询爱妾张夫人、太子苻宏的意见,二人皆不同意伐晋。

    苻坚对群臣非常失望,自己三十年来精勤治国,已拥兵近百万,而东南还存在着一个所谓华夏正统的东晋政权,为什么不能乘统一北方的胜势而一举荡平南方呢?

    微斯人,吾谁与归!

    苻坚正感叹知音难寻时,“知音”自找上门了,而且,一来就来了两个。是谁?两个投降者。

    一个是慕容鲜卑的慕容垂。前文已叙过,慕容垂当世豪杰,要不是被前燕贵族妒忌排挤,他也不会轻易投降。第二个人是姚苌,羌帅。

    羌,是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