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555节 (第2/2页)
未必是件好事。 而且赵泗本人也担心,牛马们日子一下过得太好了,期待阈值太高,以后调动起来比较困难。 给十块钱对方就感恩戴德了,何必给一百块装大方? “坏了,我还是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赵泗内心陡然惊觉,自己好像已经不知不觉的被这个时代同化了。 哦,不对,不是被时代同化,而是被阶级同化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朝会,变革之始! 赵泗惊觉随着自己穿越的时间越来越久自己的很多思想都在改变。 但是他已经来不及为自己思想的改变而伤春悲秋。 新法已然完成,赵泗检阅以后基本认同了李斯的新法典,除却一些小的纰漏以外已经能够很完美的适应这个时代,最起码对于大秦这个关键的转变节点是非常适用的。 没有一点点犹豫,赵泗当机立断做出决定。 三天以后,召开朝会,议论废旧立新之事。 这一次,说是朝会倒不如说是辩论,因此邀请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文武百官,还有因为开放学室而汇聚于咸阳的诸子百家的代表性人物。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朝会如约召开…… 百官侍立于右,诸子百家的代表性人物侍立于左。 因为提前放出风声,外加上赵泗对于旧吏旧法的态度并没有什么遮掩,因此其实很多人都已经猜到了这次朝会的目的。 时局是随着执政者的态度和历史的进程而改变的。 法家一家独大的时间太久了,旧吏旧法压在人们的心头太久了。 以前反对者只是苦于无人支持,各怀鬼胎一盘散沙无法联合在一起。 当一个执政者明确表明态度以后,在这一刻不论诸子百家是基于什么样的政治理念出发,都毋庸置疑的环绕在了赵泗的左右。 原因也很简单,暂且不提理念冲突,所有人都清楚,旧法不去,诸子百家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艰难,许多小的学派已经逐渐面临近乎消亡的境地。 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而政治上的投机者自然不在意甚么学派学术,真正的政客是谁执政他们支持谁。 从今日的大朝会来看,关中法吏出身的集体,第一次落入了下风。 有人振奋,有人欢欣,芫恭自然也注意到了这非同寻常的一幕。 随着李斯的跳反,旧吏的表率不由自主的从李斯变换到了芫恭身上。 当然,没有人这么说,只是旧吏面对眼下困境不约而同的默契。 若说形成党派一般的紧密结合倒也不至于,只是局势如此只能抱团,倘若争执日益加深,胜负迟迟不能分出,结果一直难以定下,那或许大秦真的会因此而迎来党争。 芫恭因为支持赵泗释奴地原因,也被赵泗适当地释放了善意。 而在执行释奴令的同时,芫恭自然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更多信息,他本就是九卿之一。 能做到这个位置的,都是聪明人,赵泗没有丝毫遮掩,芫恭自然也猜到了赵泗要做的是什么。 赵泗对旧吏旧法的现状感到了不满,并且要付诸行动改变这一切。 只是芫恭并不清楚,赵泗究竟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成目的。 是掀起大清洗么?旧吏旧法势大多年,树敌众多,皆是生死之争,如果赵泗一意孤行,旧吏只有授首这一条路可走。 或许也不是,只是单纯的觉得旧吏旧法不适应这个时代了? 芫恭不知道赵泗要的是什么,会达成什么样的局面,但毫无疑问,今日之朝会就是未来大秦政局的确定之时。 也是对旧吏旧法最终的宣判…… 虽然旧吏和旧法群体很大,掌握的权利也很大,倘若能够集合起来一定能够让整个大秦掀起来难以避免的动荡…… 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法家和旧吏其本身就天然不具备造反暴动的属性。 其次,这还是经过始皇帝亲手调教的法家和旧吏。 而芫恭自己也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操控天下旧吏。 李斯权倾天下之时都做不到,更何况于他?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仅在于同为秦吏,以秦吏上苛下严的政治作风,上下级之间如同仇寇者更是不在少数,谈何紧密的结合? 所以对于芫恭来说,他能做的只有等待着赵泗的宣判。 唯一反抗的余地就是在得到结果以后去汤泉,来到始皇帝面前哭诉祈求。 天底下能够力挽狂澜的只有始皇帝一个人,但芫恭又清楚,这一切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他心里甚至有些委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